1 / 3
文档名称:

浅析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7/24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12-12-0309:34:01访问次数:1952字体:【大 中 小】鼓楼区司法局乔红军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发趋势,并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均对处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线的人民调解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调解工作的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亟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性强、素质优良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已成为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效能的重要环节。一、全区人民调解员队伍现状近年来,鼓楼区依据《人民调解法》的要求,结合地区人民调解工作实际,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员的选聘、培训、使用和管理,逐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建立了以区、街人民调解委会为骨干,各专业调委会、调解工作室为基础,社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会为支撑的区、街、社区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形成了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补充、社会志愿者为基础支撑的专兼结合式的队伍结构。据统计,现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调解组织298个,共有专兼职调解员832人,其中,30-45岁151人,占18%;45-55岁389人,占47%;55岁以上292人,占35%。专科以下551人,占66%;专科182人,占22%;专科以上99人,占12%。2012年以来,全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矛盾纠纷8053件,调解成功7982件,%。其中,区、街两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6082件,调解成功6023件,%;社区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1971件,成功调处1959件,%。全区无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或调解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人民调解员队伍已成为维护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当前全区人民调解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梯队层次不合理。调解员年纪大有一定的优势,经验阅历丰富,处事沉稳老练,人际关系沟通协调上更容易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但是受精力体力所限,在日益繁重的调解工作中,年纪大的调解员日渐吃力。加之电脑网络技术、调解信息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其日常工作运用中也受到一定局限。以鼓楼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为例,现有6名专职调解员中60岁以上4人,在年均调解近200多件纠纷案件的繁重任务下,无论从体力、精力上均承受了很大压力,日感力不从心。 2、综合能力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较少。随着社会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化,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对调解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调解工作已突破传统上意义上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的说和劝架,逐步扩展为涉及法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语言逻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当前调解员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有法律专长者较少,尤其是专业性调解组织人才,如涉及医患、房产、工商、交通等纠纷,调解员不仅要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和调解技能,同时还要掌握相关诸学科专业技术知识,这种专家式、复合型的人才缺乏,对一些涉及专业性问题的疑难纠纷,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队伍不稳定,调解员专职不专。全区调解员队伍由各调解级组织根据实际需要向社会招聘,人员的来源及结构层次比较复杂,招聘、培养、使用、考核及管理还不够规范,人员的进出管控还不够严格,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特别是街道、社区调解人员调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