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词义的形象色彩.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词义的形象色彩.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7/2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词义的形象色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任何文学创作都是语言艺术,任何语言艺术都是形象思维的成果。形象思维无疑是结合着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的,而任何客观事物总是以特定形象存在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千姿百态,各呈异彩,是作家想象、幻想、创造艺术形象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语言艺术要把人的思想感倩通过形象体现出来,真实鲜活地描绘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用什么来完成事物外在形象特征的描绘呢,那就是选用精当的形象色彩词,于是,形象色彩词就成了形象思维的有力工具。可是,现在的绝大多数修辞学著作,在谈词的色彩时,总是只提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而很少谈及形象色彩,似乎词是没有形象色彩的。其实,语言的词汇、特别是实词是直接与事物的形象相联系的。在语言学中,有所谓“词义三角”之说,即任何一个实词的词性都是由语言系统、概念、词义的指物性这三个“角”制约着的。如“山”这个词,它属于汉语语言系统,它表示了“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亦指形状象山的东西”(词海)这样的理性概念,是对于一切山的抽象和概括,而其指物性则是指一切具体的山(如黄山、泰山、昆仑山、六盘山、阿尔卑斯山等)它是对于“山”的具体化或个性化。由此可见,词义的指物性是指该词所指代的客观事物的其体形象,它能给人以具体的形象色彩感。如果说词义反映着一定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它是客观的、固定的、不一可随意变易的,那么,作为词义内容重要部分的词的指物性所具有的形象色彩,也是客观的、固定的。词有形象色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因此,本文想粗浅地试谈一下词的形象色彩。一、什么是词的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是指词除了它所代表的对象及其属性这种理性意义之外,还同时含有的该对象的某种形象感。所谓该对象的某种形象感,是指词所代表的对象的种种形象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感性反映,它是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感性上的印象。形容词、名词、动词、象声词、叹词等实词大多都有较浓厚的形象色彩。如:黑—不仅具有“颜色的一种”这样的理性意义,而且还给人们一种“象墨或煤炭色、晦暗阴冷”的形象感。如说“黑古隆冬”,则其形象色彩更明显。牛—除了具有“反刍与家畜”这种理性意义外,还具备一种具体的形象感:体强大,四条腿,趾端有蹄,头上有一对角,浑身有毛,尾端毛尤长等。如说到“黑牛”,则其形象色彩更显豁。飞—不仅具有“鸟虫类在空中拍翅行动,或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动”这种理性意义,还能给人们一种感性印象。如说到“彩蝶飞飞”、“孔雀东南飞”、“飞机起飞”、“飞絮”时仿佛能看到这些不同的物类“飞”时显现出的不同的具体情状。哗哗—不仅具有“物体振动的声音”这样的理性概念,而且还仿佛使人们听到一种具体的声音,如水流的声,翻书声等。哟、啊—不仅具有“感叹声”这种理性意义,而且还可仿佛使人们听到感叹时的具体声音和情状,如“哟,真漂亮!”“啊,多好的收成!”二、词的形象色彩的种类外界事物只有通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才能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形象色彩词的理性意义,是各种具体的事物通过五官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之抽象化的结果,那么,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的词的形象感也只有通过不同的感官才能体会出来。1、视觉形象感词的视觉形象感指词所代表的事物外部形象通过视觉器官(眼)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感性反映。词语的形象感以视觉形象居多。如:……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