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庄水韵》第1课时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授课: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学习重点:
1、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2、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学习难点:
概括介绍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二)学法指导
诵读法。结合散文教学的特点,以诵读为主,并运用讨论法,探讨发,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诵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并受到情感熏陶。按照感知——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心理规律。
(三)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赵丽宏,上海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51年2月出生于上海,种过田,学过木匠,做过乡村邮递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萌芽》月刊从事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00年被华东师大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共40余部。
2、周庄简介:
周庄——江南第一水乡,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始建于公元1086年。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其恩德,故称此庄为
“周庄”。由于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来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
“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水巷、拱桥、石板街、古屋构成了周庄水乡特有的风貌。镇内河汊纵横,四条水道将古镇分割为“井”字型,形成八条长街;小小周庄,就有14座石桥,分别建于元、明清三代;镇上的建筑,古色古香,粉墙花窗,傍水而建,全镇近千座民居中明清及民国初年建筑占一半以上;这些形成了周庄独特的风景。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名副其实。
(四)自主预习
1、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木橹( ) 搅动( ) 斑斓( )( ) 漾动( ) 彩绸( ) 连缀( ) 参差( )( ) 仲春( ) 屋脊( ) 覆盖( ) 璀璨( )( ) 目眩( ) 屋檐( ) 渗出来( ) 谛听( ) 娴熟( ) 轨迹( ) 黑黝黝( ) 剔透( ) 丝弦( ) 勾勒( ) 缤纷( ) 隐匿( ) 摇曳( )
2)词语积累
迷离: 朦胧:
连缀: 仲春:
丝竹: 勾勒:
隐匿: 凝重:
张灯结彩: 清澈剔透:
2、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合作探究
1、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分别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3、朗读课文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4、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5、“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怎样?
(六)整理学案
学生自我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七)课堂测评
1、给加点字注音。
斑斓( ) 眩( )目仲( )春晶莹( )
参差( )( ) 谛( )听娴( )熟
瞬( )息万变璀璨( )( )
2、解释词语。
斑斓: 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