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9/7/2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通过对法国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及帝国的覆亡这些内容的学****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不断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建立的。2、通过对课中题“你如何看待《人权宣言》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以及课后畅想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方法。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的学****感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所受到的极大阻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革命和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充满信心。2、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学****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进步意义,从而体会当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3、拿破仑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武力、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由此证明任何非正义的战争必将以失败而告终。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拿破仑帝国的统治。难点:正确评价拿破仑。教学过程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板书)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板书)(1)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师讲述: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但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法国,资产阶级属于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财产常常受到教士和贵族侵占。(2)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导火线。教师讲述: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苦难,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7月,第三等级召开制宪会议,希望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则阴谋用武力驱散制宪会议。这样,第三等级与封建势力发生了正面冲突,成为革命的导火线。2、攻占巴士底狱(板书)教师讲述:1789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二、《人权宣言》的颁布(板书)1、颁布(板书)提问:《人权宣言》是什么时候?哪个机构颁布的?学生回答: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2、主要内容(板书)提问:《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1)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2)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意义(板书)提问:《人权宣言》的颁布有何意义?学生回答:(1)《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2)《人权宣言》以主权在民代替主权在君,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意识。(3)《人权宣言》确立的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