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ppt

格式:ppt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ppt

上传人:hnet653 2015/1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发展之我见
组员:黄秀徐小朋胡智敏
学号:11407210 11407225 11407108
目录
一、当代中国农村三种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及现状。
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经过中国农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在当代中国农村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体制形式,即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和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这三种体制代表了他们昨天、今天和明天三个不同时期的创造和选择。
中国幅员辽阔,情况千差万别,当代中国农村并存着形形色色的经济体制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和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
改革前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东南20公里左右,因坐落在江淮平原略显凸起的小岗上而得名。土地改革前,这里住着17户严姓和7户关姓村民130人,称为大严村。小岗村就是大严村的3个自然村之一。全村只有五六个人上过私塾,其余全为文盲。
改革后
户户盖了土墙瓦房,许多家庭拥有了彩电、冰箱、拖拉机。在外地企业和政府的帮助下建了一条700米长的水泥路(友谊大道)、一座占地面积10亩的村委会办公楼和一座占地20亩的“大包干纪念馆”。近年来,因经济发展缓慢,他们意识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很难有更大的作为,2004年,县委调进了年富力强、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村支部书记,选派了一批大学毕业生进村帮助搞科技推广,引进外地企业发展生产,张家港市长江村集团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100多亩的高科技葡萄示范园,带动70%的村民种葡萄450亩,搞规模经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接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