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4 章 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ppt

格式:ppt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 章 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ppt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 章 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犯罪概念、犯罪构成
第四章
目录
一、犯罪概念
二、犯罪的特征
三、犯罪认定
四、犯罪分类
五、犯罪构成
六、犯罪构成分类
七、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八、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案例一、2010年3月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孩子上学的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实验小学门口,社区诊所医生郑民生手持砍刀,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致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伤。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被判处死刑。
案例二、重庆市原司法局局长文强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文强接受审判
案例三、被告人邢柯,1987年出生,安徽农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因赌球输钱等原因欠有债务,遂产生绑架他人勒索钱财的恶念。2011年11月5日晚10时许,在乘火车从合肥到六安途中,遇见被害人肖某某,将其绑架,并用绳子勒肖某某颈部致肖死亡。作案后,被告人邢柯用被害人手机拍摄了照片,准备向被害人亲属勒索钱财17万元,并将装有尸体的行李箱运至合肥其租住的宿舍。2012年5月8日,市中院一审公开宣判,邢柯因犯绑架罪、侮辱尸体罪,被判处死刑,并赔偿受害者家属38万余元。
一、犯罪概念
犯罪的形式概念
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何以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代表人物有德国宾丁,及法国刑法典。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法律以违警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违警罪;
犯罪的实质概念
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所在,或想说明犯罪行为之所以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根据和理由。例如1922年《苏俄刑法典》:“威胁苏维埃制度基础及工农政权在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所建立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或不作为,都被认为是犯罪。”代表人物有贝卡利亚。
犯罪的形式和实质是统一的概念
我国刑法典第13条规定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
实质
形式
二、犯罪的特征
犯罪——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犯罪的特征学说
二特征说
三特征说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2007年3月25日凌晨1时30分许,吴以文与女友冯某在发生性关系过程中,用双手卡住冯的颈部,将其掐死。之后将冯包内的现金600元、诺基亚手机及农业银行卡盗走,并在取款机上取出1300元。
(一)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其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法益侵害具有两种情形:一是实害,二是危险。
(二)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不可缺少的法律特征,确认某行为是否犯罪,除具有社会危害性外,还要求刑法对该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才能认为是犯罪。有社会危害性而没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不能定罪,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三)当罚性
  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要承担由刑法来处罚的后果1、从立法角度看,即使刑法明文禁止某种行为,但只要刑法没有对其规定刑罚后果,该行为即不是犯罪。 2、从犯罪行为的一般性质来看,构成犯罪通常要受到刑罚处罚。注意:免于刑罚处罚与不受刑罚处罚是不同的概念。
(四)三者的联系:
1、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但如果没有后两个特征,就无法将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区别开来;
2、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又是应受刑罚性的前提之一,没有它,社会危害性就无法得到一致的把握,承担刑罚也就没有了法律根据;
3、应受刑罚性是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前两个特征的必然结论,也是前两个特征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