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县祥细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县祥细简介.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7/3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县祥细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况〕兴仁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经一百零四度五+四分至一百零五度三+四分,北纬二+五度十六分至二+五度四十八分。东邻贞丰县,西接普安县,南抵兴义县、安龙县,北靠晴隆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清雍正五年七月升南笼厅为府,新城县丛属之;宣统二年五月,新城设自治公所。民国元年九月与普安县平分辖区,另拨晴隆、兴义、安龙部分插花地,设新城县,并改名为兴仁县,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九年曾设专署于县城,名兴仁专署,解放初期沿用此名。一九五0年至一九五二年为兴仁专署,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五年属兴义专署,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一年改属安顺专署,一九六五年复为兴义专区所辖。一九八一年九月兴义地区改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为自治州所辖八县之一,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全县总面积一千七百八+五平方公里。共辖六个区、一个区级镇、三十八个乡、二个民族乡、二个乡级镇,人口总数约三+三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三+一万人。有汉、布依、苗、回、彝、伦佬、壮等民族。汉族占百分之七十八点三,少数民族占十一点七。【自然条件〕本县地势西高东低,县境最高处为山道沟大坡,海拔二千零一+四米,最低处为北盘江乡出县界处,海拔四百六+米,县城海拔一千三百五十米。从地貌成因类型来看,有溶蚀地貌和流水侵蚀地貌,境内碳酸盐类岩层出露面积较大,占全县面积的百分之六+七点六,非碳酸盐类岩层只占百分之三+二点四。故以岩溶地貌占优势。从地貌形态来看,有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其中以以中山山地分布面积较大,大体分布在兴仁岩溶盆地中心的县境周围地区,海拔一般一千四百至一千六百米,西部与普安县交界处海拔一千七百至一千八百余米,河流切割较深,相对高度三百至四百米,具有山高谷深特点,砂页岩山地性软。风化较快,水土流失严重。低中山和低山山地分布在县境东北北盘江沿岸地带。由于河流强烈下切,谷坡陡峭,河流阶地发育不明显。中部的兴仁城关,东部的巴岭和南部的雨樟等地为丘陵和河谷盆地分布区,海拔一千二百至一千四百米,地势开阔,水源条件好,是本县主要的粮油农作区。本县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十五点二摄氏度,一月均温六点一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七点八摄氏度;七月均温二+二点一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三+四点六摄度,年活动积温四千五百三十一点一摄氏度。年无霜期二百八十天。大部份地区农作物以一年两熟为主,部份高寒地区一年一熟。年日照时数一千五百五+三点二小时。日照百率为百分之三+五,在我省属日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全年降水量一千三百二+点五毫米,雨季降水量一千一百一十六点三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八十四点五,冬春降雨少,尤其是春季,气温升高,相对温度低,春旱现象突出。降水有从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东南巴铃年降水量为一千二百六+五点九毫米,西北下山乡年降水量为一千四百三十三点六毫米,全县降水丰富,干湿季较明显。本县主要有春旱、洪涝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河流属珠江流域,大部为西江上游北盘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麻沙河及其交流,泥浆河、马路河等。麻沙河上源大桥河发源于西部龙场乡大斜坡山脚这都村,向东北绕兴仁县城北流有多段伏流河段,汇入北盘江。马路河为大田河上源,发源于县西南的大娅口,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衡,丰水期(五月至+月)流量占年通流量的百分之八+五左右,枯水期(+一月至次年四月)流量仅占百分之+五左右,洪枯流量相差大,河流暴涨暴落,有些小河在冬春断流。全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