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析孙子兵法关于将帅德行的要求.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孙子兵法关于将帅德行的要求.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7/3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孙子兵法关于将帅德行的要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孙子兵法》中关于将帅德行方面的要求人文学院哲学系102501142520100018钟奕忠《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书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具有高度实战指导意义的方略计谋,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古今中外兵家所推崇。《孙子兵法》中对将帅的重视以及对优秀将帅的要求,论述也极为详尽,占篇幅也相当大,十三篇中处处言将帅,总而言之,《孙子兵法》亦是一部论述将帅的兵法为将之道,重在“智”、“勇”双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选将用将,历来被作为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被关注。孙子在兵法中把选用将的标准概括为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称此为“五德”。孙子吧“智”放在将帅“五德”之首,足见孙子对将帅智力才能的重视。“智”就是智慧,知识渊博,多谋善断,能正确认识事物,预见事态变化,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战胜敌对势力的能力。孙子认为为将者首先要有“智”。作为将帅,必须要有智慧,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以“智”取胜。孙子要求将帅至少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预知胜负的能力;二是多谋善断的能力;三是临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孙子还要求将帅至少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要“知天知地”;二是要“知己知彼”;三是要知道士卒是否“能用”,将领是否“有能”;四是要知“战道”,即要知道战争规律。“两强相遇勇者胜”。孙子言智,也言勇。“勇”就是果敢,锐意进取,不避风险,不怕牺牲,尽守职责。“勇”在兵站中起决定胜负的关键。为将者要有勇于面对风险,并有敢于承担风险和敢拍板的胆略。如“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刚魄毅勇,只有存在了“勇”才能当机立断。但有“勇”还要有“谋”。兵站必须要以“智谋”为基础,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蛮干,有“勇”无“谋”,只会坏事。孙子主张将帅具备高超智慧的同时,也应具备非凡的气概和胆略,应当智勇兼备。孙子在兵法中所倡导的“勇”不是只知斗力而不知斗智的匹夫之勇。而是勇于决断,勇于承担责任的大智大勇。换句话说,将帅要有独自见解,勇于在重大问题上果断决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决断。智而不勇、谋而不决的将帅并不是好的将帅。吴起曾经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可见,敢于决断,善于决断是将帅之勇的特殊要求。敢于决断、善于决断并不等于蛮横专断,更不等于盲目拼命。孙子在《行军》篇中告诫将帅“惟无武进”,认为“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所谓“武进”就是盲动、冒险;“无虑”就是没有深谋远虑;“易敌”就是轻敌。对于这种“勇敢”,孙子是持批判态度的。这就告诉人们,过分“勇”而轻视“智”是不足取的。优秀的将帅必须智勇双全。为将之道,重在“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综观古今中外,即失信于部下,又没有仁爱之心,同时又不能严格管理的将帅,是不会成就伟业的。所以,为将者必须要“令之以文”。因为人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士兵是军队的主要成分,爱护士兵就是爱护军队的战斗力,为此,为将者要珍惜部下生命,能与部下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为将者只有真正做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用爱护子女一样的爱心和爱护眼睛一样的细心去真心对待部属、爱护士兵,不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达到“上下同欲”的目的,才能达到“可与之赴深溪”“可与之俱死”的境界,方能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令严方可以肃兵威,命重始足以整纲纪”。为将者必须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以达到“齐勇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