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EB病毒感染一、EBV概述EB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人感染EBV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90%。3-5岁时,-100%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在10岁时,100%的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EBV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全世界受EBV相关肿瘤影响的人口达到1%。一、病毒结构二、传播途径1、经口密切传播2、飞沫传播3、输血传播三、感染机制目前还未完全阐明主要感染B细胞一般认为EBV通过相关病毒蛋白吸附于B细胞表面,从而感染并转化B细胞。转化后的B细胞引起CTL的免疫应答。CTL的过度免疫应是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四、免疫性五、EBV所致疾病谱一)急性EB病毒感染唯一由病毒直接引起的疾病。儿童多见,重症预后不佳,急性起病,病程1月内,主要包括: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IM+噬血淋巴细胞增生症(EBV+HLH),重症IM,爆发性IM,致死性IM2急性重型EB感染+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activeEpstein-Barrvirusinfection,CAEBV)发病1月以上三)EBV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增殖性症(Epstein-Barrviurs-associatedlymphoproliferativedisorders,EBV+LPD)发病3月以上系统性表现,多器官受损并渐加重包括:1).EBV+B细胞-LPD:淋巴瘤样肉芽肿,EBV+免疫缺陷相关LPD,CAEBV-B细胞型,老年性EBV+LPD;2).EBV+T/NK细胞-LPD:CAEBV-T/NK细胞型,种痘样水疱病,蚊叮超敏反应等;按发展进程分三级:1级增生性疾病2级交界性疾病3级肿瘤性疾病四)明确命名的EB相关肿瘤:局部发病渐波及全身结外NK/T淋巴细胞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胃腺癌,肺癌,乳癌,大肠癌,胸腺瘤,胆管癌,平滑肌瘤,肝肉瘤等五)其它疾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硬化症、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