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保健院医联体工作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健院医联体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9/7/3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健院医联体工作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街镇、大病不出区”的医改目标,有力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工作,更好地为全区人民群众服务。按武汉市政府、市卫计委、新洲区卫计委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响应,紧密布置,成立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有关工作方案如下:一、基本原则在区卫计委的统一领导下,区妇幼保健院与区域内街镇卫生院按照自愿、互惠、共赢的基本原则组成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构建以区妇幼为龙头、基层医院为基础、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以全区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全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确保全区人民身体健康。二、工作模式主要采取半紧密型医疗协作模式,即经营上独立自主,技术上坚密合作,以区妇幼保健院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建立机构间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双向转诊等管理制度,落实好分级诊疗,实现医联体内的业务互补和差异发展,全面实行“三通”,即“人通”、“医通”、“财通”。(一)人通,人员双向流动。1、妇幼保健院人员向下流动。定期派人到各街镇卫生院,将技术与管理帮扶工作下沉到基层,到成员医院指导医院管理,开展医疗服务,指导临床诊疗,做好技术带教,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2、下级医务人员向上流动。主要是通过接收基层人员进修学****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专技人才,增长医疗知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百姓。(二)医通,病人双向转诊。严格按照国家医改试点要求实施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以妇幼保健院为枢纽,建立起规范的集中归口转诊制度与流程,全力破解群众就医难问题。通过双向转诊,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有力节省诊疗费用,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基层医院将疑难危重病人上转区妇幼保健院,充分利用妇幼保健院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力争将90%的病人留在区内就医,使其得到及时、有效、快捷的诊治;将小病、慢性病、康复期和术后等轻症病人下转基层医院,保持诊疗延续性,真正方便广大群众。(三)财通,服务上下联通。主要是实行医联体内医疗服务的上下一体、畅通无阻、费用节省。患者就诊可以享受双向预约服务,体验快捷绿色通道,优先接受救治,并在医联体内实行住院减免门槛费等优惠待遇。1、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基层急危重病人可直接走绿色通道,免挂号费及诊疗费,直接到妇幼保健院诊治;卫生院开具的各项检查可在妇幼保健院直接先执行后定期结算,使患者就医更加便捷。2、减免就医门槛费用。基层病人上转到妇幼保健院就医,将减免其在当地住院门槛费;妇幼保健院住院病人下转时,下转医院不收门槛费,充分体现医联体优越性,更好地落实惠民政策。三、具体做法(一)实行一体化管理各成员单位将在卫计委的统一领导下,区妇幼保健院与全区15家街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医联体成立后,将建立起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并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1、组织机构。报请区卫计委批准后,成立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由区妇幼保健院与15家街镇卫生院共同组成,各成员单位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牌子,在业务上接受区妇幼保健院统一管理。成立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组长:陶宏友副组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