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09-09-19
一、09年汽车工业走势
1、总体评述
A、8月车市波谷变波峰
8月历来是淡季,但从08年的年度销量波谷到09年的8月的年度零售量波峰,其反差巨大。
 
3-8月的零售平缓上升走势也将历年的季节走势规律完全打破。虽然8月是日系厂家的年假集中休假期,广东的日系厂家产销量均偏低,但北方和华东部分主力厂家的走势较强,增量弥补了南方厂家的减产损失。
8月走势较强主要是市场零售较强。7月末的国内汽油零售价格调整对短期的汽车销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8月上旬的走势较7月上旬较强。
私车普及带来的低端车型的需求持续爆发,本月的A0级自主品牌表现突出,同时A级的低端车型也表现较强。而中档以上车型的零售好于厂家销量,市场的动力较强。
虽然农历8月的华南销量低谷,但随着北京的国庆大典,购车热潮在8月已经提早启动,狭义乘用车零售仍创出新高。8月的狭义乘用车市场出现高增长的态势,拉动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
目前的市场较热,厂家并未出现热伤风症状,8月最后1天的销量仅占全月12%,这样导致狭义乘用车总体销量超越6月1%。%。。
B、淡季创出历史新高-热点全面扩散
近期的乘用车零售表现突出,其核心原因是需求的轮番启动。年初是区域增长不平衡自主品牌小排量的需求增长,随后是韩系厂家的强势增长,6月份日系厂家全面启动,这带动了市场的持续走强。
持续创新高的消费动力-经济逐步回暖。
经济基础决定消费信心,09年的经济逐步回暖有效的刺激车市的增长。消费与收入和信心相关,随着房市、股市等带来的财富效应,金融危机的阴影越来越远。消费信心在车市充分体现,多年的财富积累才能释放。7-8月随着经济回暖,尤其是出口的订单回升,大批农民工返回城市,招工难等现象显现,这都带动受冲击较重的华南等地区的消费信心的提升,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热情释放。
持续创新高的产品动力-。
狭义乘用车创新高主要是持续的动力释放。,随后是轿车的全系列改善,而SUV在6月走强,8月的MPV又恢复高增长。这样的产品增长动力全面恢复。"
持续创新高的车系动力-反应速度差异
自主品牌年初独领风骚,随后就是韩系的快速跟进,而日系尤其是丰田的新领导人上任导致调整严重滞后,最终带来丰田的逐步回升。至此全系列的扩展基本完成。
持续创新高的区域动力-由中西部扩散到发达地区。
09年的市场复苏从中西部的高增长启动,在1季度仍是中西部表现较强,但随着合资品牌的产品对应改善,供需矛盾减弱,而且更核心的是经济复苏带来的发达地区的消费持续释放,
这样导致广东、江浙等在6月后的表现突出,出现逐月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8月是华南地区的鬼月习俗,但其下降幅度并不大,而这种较好表现被华南日系厂家放假所掩盖,因此也出现8月的零售强于开票的局面。
C、8月中国仍领先世界表现
由于世界购车习惯不同,中国的8月处于相对淡季,而美国出于以旧换新的高潮期,因此美国销量在8月追上中工作已完成,而交车也不少,因此8-9月的中美销量应该相近。但美国的销量没有中国的持续性强,估计年末的中国购车潮仍较旺。目前的中国股市危机、油价创新高对车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D、油价波动影响销量变化
7月的第一周厂家销量和6月的第一周厂家销量均偏低,而8月的第一周厂家销量和零售均较好。考虑到汽油价格汽油价格6月1日涨400元,6月28日涨600元、7月29日降220元,月初的私车市场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较大。此次的8月开局销量较好也是油价下降的良好反映。随着国家调整资源价格推动CPI的正增长的趋势,汽油价格汽油价格的相对平稳对汽车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9月初的市场零售有降温的迹象。根据几个厂家的零售走势看油价上调迅速带来零售的短期低迷,而油价下降也带来8月的新高,这种趋势比股市、房市对车市的关联性更强一些。
E、狭义乘用车库存调整尚未完成
8月的狭义乘用车市场实现新突破,库存调整尚未到位。根据全国乘联会内部统计分析,8月厂家销量与零售基本持平,而08年12月-1月的岁末年初的去库存化的补充库存工作尚未完成,企业和经销商库存均处于相对低位。
出现库存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厂家的调整节奏与市场的变化趋势的共同影响。09年初的中低端狭义乘用车市场需求急剧爆发,自主品牌产销调整快的优势充分发挥,-,因此自主品牌经销商库存没有出现长期的短缺状态。随后的市场热点继续保持在紧凑型车市场并逐步向上延伸,中高档市场等逐步升温,部分合资品牌逐步调整到位的产能面对的细分市场很多属于不断升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