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汉语拼音
《课程标准》要求:要掌握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因此,我们应掌握好以下知识。
一、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二、韵母(24个)
1、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韵母(9个)an ang en eng in ing un ün ong
4、卷舌韵母(1个)er
三、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zi ci si ri yi wu yu ye yue yin ying yuan yun
五、声调
1、声调的分类: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
2、声调的标法
(1) 声调只能标在音节中的元音上即:a o e i u ü;
(2) 标调规则:先标a 、o、e ,再标 i 、u、ü。若遇iu和ui,标在尾巴上。
(3) 轻声不标调号。
六、轻声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都读轻声。
2、语气词“啊、呢、吗、吧、呀、嘛、呦、啦、哇”等都读轻声。
3、某些词的后缀(没有实际意义)“子、么、头、巴、们”等都读轻声。
4、单纯词(两个字都无实际意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意义)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七、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变为阳平。如:管理。
2、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为阳平。如:管理者。
3、一句话都是上声,先分成词,再按上述方法变调去读。如:请你|把|雨伞|给|我。
4、“一、七、八、不”的变调:
(1)“一”在四声前变为二声。
(2)“一”在一、二、三声前变为四声。
(3)“一”单独用或在句末读一声。
(4)“七、八”在四声前读二声。
(5)“不”在四声前读二声,其它情况读四声。
1、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变为阳平。如:管理。
2、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为阳平。如:管理者。
3、一句话都是上声,先分成词,再按上述方法变调去读。如:请你|把|雨伞|给|我。
4、“一、七、八、不”的变调:
(1)“一”在四声前变为二声。
(2)“一”在一、二、三声前变为四声。
(3)“一”单独用或在句末读一声。
(4)“七、八”在四声前读二声。
(5)“不”在四声前读二声,其它情况读四声。
5、“啊”的变读
语气词“啊”在词句末尾的时候,由于受到前面末尾因素的影响,读音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下:
(1)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a、o(ao、iao除外)、e、i、ü时,读成ya,汉字写作“呀”。例如:是她呀!多好呀!是你哥哥呀!应该注意节约呀!要认真学习呀!好大的鱼呀!
(2)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u(包括ao、iao)时,读成wa,汉字写作“哇”。例如:多好看哪!加油干哪!
(3)前面音节的末尾因素是ng时,读成nga,汉字仍写作“啊”。例如:大家一起唱啊!下午劳动啊!歌声多好听啊!
5、轻声
在普通话里,下面的情况往往读轻声:
(1) 语气词“吧”“吗”“呢”“啊”等。
(2)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等。
(3) 名词词尾“子”“儿”“头”。
(4) 量词“个”。
(5) 方位词“里”“上”“下”等。
(6)表示趋向的动词“来”“去”“出去”“进去”等。
(7)重叠动词的后一个字,如:“看看”“研究研究”等。
(8) 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9) 口语中常用的一些双音节词的第二个字,如:“萝卜”“暖和”“本事”“相声”等。
游戏名称:开火车
适用范围:复习声母表和韵母表
游戏准备:声母和韵母卡片
游戏过程:
将声母和韵母分为两列“火车”。如火车头b一出现,接着是持“p、m、f、d……”等声母卡片的同学陆续走上讲台。每人右手搭在前一个学生的肩上,左手将字母卡片面向同学举起。火车头发出“呜……”的一声后,每个学生按声母顺序读出自己手中字母的发音,最后唱着字母歌回到座位上。另一列火车的车头是ɑ,然后是o、e、i、u、ü。练习方法和前面的一样。
游戏名称:顺风耳
适用范围:复翘舌音)。
游戏准备:学生每人一套拼音卡片。
游戏过程:
(1)导语: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ɑo ɑo ɑ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前后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