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生态学概论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学概论论文.doc

上传人:ipod0b 2019/8/1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学概论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生态学概论 题目:人类如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31221班姓名:何承骏学号:1003122122时间:2013年11月25日指导老师:裴云鹏,高金汉人类如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又一次向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将在以后的发展中如何去保持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呢?这值得我们去沉思。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加剧、环境污染。 二·前言3、11日本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大地震,而更为人们所担忧的是接连发生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随之而来的是因此出现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此次 生态污染涉及广大区域。 3、15,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新闻发布会上向日本国民通报说,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地区的菠菜中探测到超乎正常水平的核辐射量,超标菠菜是从邻近的茨城县取样。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委员会委员孟若岚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日本的核泄漏对核电站周边所产生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从人到牲畜、农作物、水以及土壤等等,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长远来说,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有些会长达30年,随着大气运动可能进入海水、陆地,污染海洋生物等,也可能再随风飘散到其他地方,长距离输送的过程很多,结果也更是难说。    “与山形县相比,同样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宫城县主要是平原,这里广袤的农田不仅因海啸受到海水的浸泡和污染,面对核辐射的生态破坏形势也不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核电站周边的几个县,最严重还要属福岛,福岛方圆40公里甚至80公里的区域都是核辐射超标的区域,这些地区一旦受过核污染,其生态的污染将是综合性的。     此次日本核泄漏问题众所周知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二恶英事件等等。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早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新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达的世纪,同样也是环境需要我们去重视的世纪。而人类的发展如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这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个人的几项观点。三·正文从生态环境与生态建筑环境方面来看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栖息地(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内部结构与秩序必须依靠与外界的能量、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态系统内部的元素和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与外界的能量流、物质流与信息流必须建立一定的秩序,相互之间在数量、位置、先后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生态环境。1、能量流、物质流是生态建筑环境设计的主要问题每一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及相应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方式和途径,但能量流量和物质环境的规律却是一切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最终以“废能”形式散发出去达到热的动态平衡。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增加了非食物能量,也是人和其它动物在能量流的获取储存与利用方面的根本区别。人类不仅要吃,还有衣、食、住、行以及其它社会活动,都需要能量,非食物能量占有较大部分。能源技术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工生态环境变化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大量开发自然资源,不可更新的资源如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也给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能源问题是生态建筑环境设计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