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2017年国家安全教育日附件1:2017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1、严格贯彻遵守《国家安全法》,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和利益。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保障国家长治久安。4、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5、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从我做起。6、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7、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群策群力维护国家安全。8、大力宣传反间谍法,全力维护国家安全。9、积极揭发检举间谍行为,全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10、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11、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12、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13、国家稳,天下稳;百姓安,天下安。14、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15、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16、每个公民都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17、国家安全,人人有责。18、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9、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20、努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1坚定我们的政治自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我们的政治自信何谓自信?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狭义地讲,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上、事业上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讲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际上说的就是政治自信。政治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保持政治定力的底蕴,敢于面对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在国际风云不断变化中,政治自信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极大考验。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就是政治自信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同志的政治自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苏东剧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中国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上有人断言,马克思主义不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归于失败。既然共产党执政70多年的苏联可以迅速地分崩离析,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崩溃指日可待。在国内,有人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严重质疑,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信心。有人由此对改革开放提出质疑,把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风波的发生归罪于此,试图否定改革开放,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有人趁机提出“西化”,主张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邓小平在这个关键时刻,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和中国未来的态度和立场,凭着“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以其坚定的政治自信和不容质疑的政治定力,又一次成为党和人民的主心骨,又一次锁定了中国的政治风向标。具体说就是:1、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充满自信面对冷静地指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他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挫折不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的危机,也不是社会主义固有的危机。如同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某种暂时的复辟、严重的挫折是难以避免的规律现象。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真信,他认真践行,始终坚持: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坚信马克思主义,就是坚信社会主义。邓小平亲身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主要历史进程。他对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历史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的;是怎样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有着最深切的认识。他非常坚定指出: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作为中的理论自信始终不为外界所左右。2、对中国改革开放充满自信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把握基本国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他明确地指出:谁也不能阻挡改革开放继续下去。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对改革开放的自信,是源于他坚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的觉醒,人民的意愿。也源于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进步。实行改革开放不过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人民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