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奴隶制第一章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一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事业是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主张。他在从事教育活动时从不收费。他的教育活动是以讲演、交谈的方式在各种场合进行。教育对象广泛,有穷人也有富人,学生中包括具有各种思想的人。他在哲学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二、哲学思想一、伦理研究转向苏格拉底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伦理哲学”。在他以前,哲学家们探索的主要是宇宙本原问题,而苏格拉底认为,哲学不能仅单纯研究自然,更应该研究人事。(“认识你自己”)他把研究道德作为哲学的主要任务,他的道德哲学的一个主要命题就是: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表明道德是可教的,教育在培养德行中重要作用。教育意义:1•由于哲学家的目光从自然转向社会、人类生活,与人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关注,从而引起思考。2•苏格拉底思想中,政治问题、哲学问题和道德问题相互联系的,这就使得教育问题真正进入思想家的视野。二、知识观•知识作为知识应该有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本质“如果万物都在变动,没有确定不变的东西,那便根本不可能有知识,因为知识本身没有改变它才是知识,如果这种变化继续下去,便不会有任何知识,这样既没有能知的人,也没有被知的东西”知识观•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种善,美德就是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最终达到完善道德的人。•真知必行三、教育思想(-)论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是专家治国论者,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因为在战时,整个城邦都交到将军手中,他的成败影响到城邦的成败。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治国人才。)(三)教育的任务教育的任务:培养道德(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实践的哲学 道德寻求道德的“一般”教人学会做人4•智慧即德行(知识就是美德)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7•身教重于言教(四)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认为,治国者必需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所有的事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那些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五)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法(“助产术”)苏格拉底法(“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包括:1•讥讽(不断提问题使对方自陷矛盾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2•助产(帮助对方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3•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4•下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苏格拉底法:相当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