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社联动实施方案篇一:关于基层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的思考关于基层“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的思考发布日期:2015-07-17信息来源:苏州市姑苏区民政局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政社互动”和深化“三社联动”工作,切实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自治能力,不断丰富“三社联动”社会治理新机制,姑苏区于2014年试点实行“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并与2015年在三星级社区以及三社联动综合体社区全面推开,这必将推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社区服务的合理性,有效减轻社区负担。本文以苏锦街道为例,围绕基层“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前的社区治理现状在以往管理过程中明显存在社区工作人员配比不够、群众工作形式陈旧、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脱节、居民参与力度不够、居民骨干挖掘力度不大等问题。。针对居民特点、结合群众需求,基层也都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如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端午包棕、中秋赏月、暑期夏令营、老年节慰问等。但屡屡唱响的“四季歌”,形式和内容十分局限。对这种集中式、运动式、单向、被动的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侧面说明,群众自导自演、自我主体的活动引导不够,政府主导的活动又或多或少有行政色彩,群众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更倾向于将“有限的闲暇时间”消耗在“私生活领域”。缺乏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社会公益意识也尚未在社会层面上广泛形成,直接导致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热情不够,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人群往往就变成“老人团”,年轻人与上班族不愿意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社区参与、志愿精神的培养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仍主要靠政府推动。如不挖掘群众内生力量,不发挥群众作用,群众工作就无法实现精耕细作,群众自治更无从谈起。。第一,社区规模大,工作人员少。社区规模大是相对社区工作人员少而言的,比如最大的社区,户籍人口10684人,社区工作者仅有10名,每人的服务量可想而知。第二,社区支持力量以老年人居多,义工作用有限。目前多由一些退休老人担任居民小组长,帮助社区开展工作,社区通常会在年底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但是很少有人会参与到社区的技术性工作中来,比如做台账等,他们虽然够使社区工作者减轻一定负担,但是对于改变整个局面,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第三,社会组织的缺失。近两年来,尽管社区的社会组织在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但是在实际上能够真正为社区分担、能够承担政府服务项目的少之又少。二、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将带来的变化所谓“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是以“优化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和“优化基层社会服务”为目标,推动建立“分工清晰明确、功能互补互益、机制运转顺畅、民生服务提升、民主自治高效”的三社联动运行平台。。“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项目需求的产生将通过发布居民需求征集公告,产生服务项目。2015年将进行试点的社区为苏锦一社区和光华社区,届时社区可以通过在辖区的交通要道、楼道单元门口、社区活动广场等张贴《居民需求项目征集公告》,还可以召开开放空间议事会,组织微心愿现场征集活动,围绕凾待解决的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民主等社区公共事务以及广大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样产生出来的服务项目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问需于民,确保全体社区居民从项目实践中共同受益。。“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工作中,问题的解决不再是单纯依赖社区,而是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在项目产生基础上,面向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发布居民需求项目实施方案。方案的实施需要进口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目标、细化实施进度计划、合理进行项目预算。。服务项目的评估有居民自己来进行,通过对项目实施的评估,规范项目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揭示项目运作和资金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升项目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的资金由市、区两级负责安排,社区负责运作,按照“定额资助、定向使用”的原则,进行项目运作。不需要占用社区正常的办公活动经费,项目资金有了充足的保障。。三社联动实施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轻社区负担,三社联动”工作实务试点的进行,全部的项目将由专业的社会组织进行,社区只要负责做好指引工作,这必将大大减轻社区负担。三、。目前社会组织虽然较之前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组织人员的整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