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相思》讲课稿《长相思》讲课稿一、导语大家好,我讲课的题目是《长相思》。(板书)下面开始上课。二、导入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大家读完了,我们请个同学读一下。三、朗读课文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真好。“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四、把握要义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好,按自己的节奏读。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是的,读完全词,我们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作者在思念家乡。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请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默读《长相思》。好了,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第一个问题: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老师板书:身)同学们说得很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板书:心)是的,他的心在故乡,他的心在故园。(教师板书:心系故园) 五、品味欣赏1、音乐烘托,朗读体味同学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放音乐《怆》,范读《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2、写片段,想象入境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师边巡视边说:) 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好,同学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