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乙烯装置碱洗系统黄油的组成及生成机理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乙烯装置碱洗系统黄油的组成及生成机理分析.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8/5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乙烯装置碱洗系统黄油的组成及生成机理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许家胜田建军姜恒(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抚顺113001)摘要:乙烯装置裂解气在碱洗过程中会产生聚合物,与空气接触易形成黄色粘稠态,通常称为“黄油”。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黄油中黄油中不但含有含氧聚合物,同时也含有裂解气中丁二烯的聚合物。热重-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300℃之前逸出的气体主要以醇类化合物为主,这说明黄油中有含氧聚合物存在;在400℃以后的逸出气体主要以烯烃为主,这些烯烃气体主要来自聚合二烯烃的分解。含氧聚合物主要是由醛***的Aldol缩合聚合反应生成的,而裂解气中的醛***来自于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的二级反应。'I2O1c&E2[,z0B5K关键词:乙烯装置,碱洗系统,含氧聚合物,TGA/FONT>FTlR%x;o7`:A,F6Y;S中图分类号TQ534,)K6Z9R"A'A0Z)t#v$e在水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由于裂解原料中硫含量一般都超过设计值,且裂解炉投料必须注二***二硫防焦抑制剂,因此裂解气中还含有大量的H2S和CO2等酸性气体。乙烯生产装置一般设有***洗和碱洗系统,以除去裂解气中的H2S和CO2,防止下游催化剂中毒和污染乙烯。为节省碱的消耗及减少废碱液排出量,先通过***洗将H2S及CO2等酸性气体降至30ppm左右,再经过碱洗将剩余的酸性气体清洗至后序工段所要求的含量。*g5P8S9]4N*V)}实验所用仪器为Perkin-Elmer公司的SpectrumGX型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范围400-40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时实时扣除水和CO2的干扰。/@!m,l#i-x)U(-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分析1Z"T7L%u7]7c-z5^采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PyrisITGA-FTIR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联用仪进行测定。测定条件:,程序升温速度20℃/min,气氛为流速30mL/min的高纯氮气。热重分析的起始温度为30℃。接口传输线温度200℃。FTIR光谱仪为SpectrumGX,分辨率8cm-1;气体池温度保持200℃,红外检测器为MIRTGS(10000~370cm-1),测定范围4000~700cm-1。将热重分析的出口气体通过接口引入到红外光谱仪,利用时间分辨软件(Timebase)实时跟踪检测,可获得失重时间(与温度相对应)-红外光谱图的结果。/c)&A2z;N:^,P#y!s-,1060cm-1和1035cm-1为C-O键伸缩振动的吸收峰,表明黄油是一种含氧的有机混合物。从红外光谱图中可初步推断黄油可能含有羟基、羰基和芳环等基团。将分离出的粘稠的液体状态的黄油在110℃下真空干燥后,黄油变得比较硬而脆,表明黄油中的低聚物向高聚物转变。-1处仍然可观察到强而宽的吸收峰,表明黄油中有-OH基团存在。为进一步排除黄油中水分的干扰,对真空干燥后的黄油再一次进行分析,结果见图2。-1处的羟基吸收峰,--1为C-O键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图2中在3051cm-1和1463c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