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kt544455 2019/8/5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课文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思路都很清晰易懂,至于政治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本文主要进行散文欣赏,着重赏析托物言志的写法。  ①掌握字词,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理清结构层次。②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③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  ①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②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③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学****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 ,理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予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生词,并标明自然段序号。 。 茅盾(1896—1981):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小说家,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大毡子(zhān)   开垦(kěn)   主宰(zǎi)   坦荡如砥(dǐ)   潜滋暗长(qián)    无边无垠(yín)    秀颀(qí) 诸如(zhū)     倦怠(dài)     婆娑(suō)    丫枝(yā) 恹恹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