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00002).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00002).docx

上传人:aluyuw1 2019/8/7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0000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电教论文小学数学电教论文孟楼小学齐磊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关键词:小学数学;使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少年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前的课堂,学生往往只有视觉参与,很少有视、听觉各方面都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兴趣得不到调动,效果往往是不大理想。多媒体教学的投入,给教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那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更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一、巧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求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的主体,必须调动其内在的学****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呈现信息,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师开展教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在做小学数学“转盘”一题的练****时,先让学生想想、说说,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谁的可能性大,再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检验其分析是否正确,通过2~3次演示,反复刺激,既加深了对新知的认识,又增强了学****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二、化静为动,让图像说话,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生动的图像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实际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由模糊变清晰。例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老师出示例题:张华和李成同时从家里相向而行去学校,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读题后,老师开始操作、演示。屏幕首先出示一条线段,左端闪动两下,用黄色三角表示张华家;右端闪动两下,用蓝色三角表示李成家;学校用一面红色小旗表示。教师一声令下,两人同时从家向学校走来,张华走过的路用黄色线段表示,李成走过的路用蓝色线段表示,走了1分钟后,两人停了下来。教师提问:张华、李成各走了多少米?两人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时间?接着老师又发令,两人继续走1分钟后,又停了下来,教师又提问:现在张华、李成各走了多少米?两人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时间?教师再发令,两人继续行走,直至相遇而停。提问:两人共走了多少米?即路程是多少米?通过屏幕上线段的动态演示,学生逐步理解了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了“相遇问题”中的求“路程”应用题两种解法的思路和步骤,从而学会了正确的解答方法。可见,通过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黑板、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教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三、启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