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嵩山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嵩山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姓名:王露班级:地理科学12级2班学号: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导师:江富建蒋国富罗勇日期:2013年5月4日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实习目的 1第二节实习意义 1第三节介绍嵩山地质公园 2第四节嵩山的历史文化 5第五节实习路线 9第二章嵩山地区地理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21第一节位置 21第二节地形 22第三节气候 22第四节水文 23第五节土壤 23第三章嵩山地区地质特征 26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26第二节地层 27第三节构造 30第四节岩石 32第五节矿产 38第六节地史 38第四章嵩山地区典型地貌 41第一节构造地貌 41第二节流水地貌 41第三节黄土地貌 43第五章总结 43第一节学到了什么 44第二节存在什么问题 45第三节建议 45第一章引言第一节实习目的1、认识和鉴定三大类岩石及矿物。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初步掌握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及鉴定标志和方法。2、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褶曲、断层、节理的方法。3、了解各地质时代的地层,了解和掌握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地层的名称、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4、运用地质理论,认识地质现象,认识典型地貌,锻炼野外工作能力。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动手操作能力。6、收集第一手资料,能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7、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8、了解实习区各种矿产的特征、成因和用途。9、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习意义1、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地质和自然地理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2、学习使用地质锤、指北针、放大镜。练习地质素描图画法等。3、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学过的地质知识,通过感性认识,了解地质构造,分析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自然地质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5、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实践联系书本,活化课本知识。6、实习过程采取分组合作形式进行,培养团队与合作精神,同时加深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增深同学间的感情。7、了解关于嵩山地区的文化,三教的不同理念。8、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9、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了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节介绍嵩山地质公园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登封市,总面积464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公园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暖适中。公园属中低山区,但由于气候条件好,动植物种类颇多。目前,%,用材植物338种,野果植物有89种;药用植物1046种。还有部分重要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自西向东横跨安坡山、马鞍山、五佛山、挡阳山、少室山、太室山和五指岭诸峰,群山耸峙、拔地腾霄、层峦叠嶂、气势磅礴。主要地质遗迹为出露完整的地层系统、三次前寒武纪区域性地壳运动的不整合界面和相关的构造遗迹。嵩山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学文化被当今地质界称之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学百科全书”已名副其实。 经地质科学界权威认定,早在2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代,当华夏大地还沉浸在浩瀚的海洋深处时,地球早期的火山运动和地壳运动就已经造就着巍巍嵩山。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如同一幅专门绘制的“五代同堂”画卷,这里流水地貌随处可见,岩溶地貌相当典型,山岳地貌十分壮观,动植物、古脊椎动物的化石均有存储。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露出36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五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在400m标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 区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3亿年(命名为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三次前寒武纪全球性地壳运动形成的沉积间断和地层角度不整合界面遗迹,中岳运动塑造了嵩山构造地质体的雏形,为风化剥蚀作用提供了原始条件;燕山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局为现今嵩山面貌提供原形。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在不断隆升中经受剥蚀,断层碎裂带成为隘口;破碎的节理、裂隙形成形状大小、深浅不同的峡谷;产状直立的石英岩被剥蚀为簇林地貌或壁立千仞的悬崖。形成隆、陷、褶、断等地壳表面构造类型与环、线、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缩影,是研究前寒武系沉积建造受运动影响挤压变质、褶皱造山、剥蚀夷平等过程乃至地壳演化规律的天然实验场,是对游人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