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河南省林业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适用范围 1第二条调查目的和任务 1第三条调查对象与范围 1第四条调查分类 2第五条调查内容 2第六条调查时间和季节 3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七条湿地类型 4第八条流域分类 5第九条地貌分类 6第十条土壤分类 6第十一条泥炭厚度分类 6第十二条地表水质量分类 7第十三条地下水质量分类 7第十四条其它分类 7第三章调查区划 10第十五条调查区划系统 10第十六条湿地区划分 10第十七条湿地斑块划分 12第十八条湿地斑块的边界界定 13第四章一般调查 16第十九条一般调查方法 16第二十条一般调查内容 19第五章重点调查 21第二十一条重点调查方法 21第二十二条基本情况调查 21第二十三条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22第二十四条水环境要素调查 23第二十五条野生动物调查 25第二十六条植物群落调查 28第二十七条植被调查 30第二十八条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 31第二十九条湿地受威胁状况调查 32第六章统计与制图 33第三十条统计与制图方法 33第三十一条湿地斑块的数据汇总 33第三十二条湿地区一般调查的数据汇总 33第三十三条重点调查湿地的信息汇总 33第三十四条全省数据汇总 34第三十五条信息管理 35第三十六条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35第三十七条成果图种类 35第三十八条相关图片 36第三十九条成果图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6第四十条成果图编制的基本要求 36第四十一条图形数据及其相应的属性数据存储格式 36第七章质量管理 37第四十二条质量管理 37第四十三条检查内容 38第四十四条检查数量 39第四十五条检查方法 40第四十六条验收与质量评定 41第八章湿地斑块调查成果整理 42第四十七条调查记录整理与验收 42第九章调查材料汇总 44第四十八条统计材料 44第四十九条书面材料 44第五十条图面材料 44第十章附则 45附录1名词解释 46附录2河南省重点调查湿地名录 50附录3湿地调查记录表范本 51附录4湿地调查统计表范本 62附录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1附录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74附录7河南省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77附录8湿地植物群系名称的确定 87附录9中国主要水鸟名录 89附录10河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99附录11河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103附图:河南省流域分布图附件:1、《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和《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专家论证意见;2、《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和《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专家论证委员会成员名单。前言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靠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东西宽580km,南北长538km,,%,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全省辖18个省辖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截止2010年11月,全省常住人口9402万人,人口密度563人/km2,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河南省处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北、西、南三面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河南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从境内穿过,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河南省境内水系分属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黄河干流横贯我省中北部,,%。淮河水系主要流经我省东南部,,%。西南部的唐河、白河、丹江等属长江水系,为汉水支流,,%。北部的卫河、马颊河和徒骇河属海河水系,,%。河南省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优越,河流纵横、库塘较多,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我国湿地类型较多、数量较丰富的省份之一。据河南省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全省共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类11个湿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