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当代国际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代国际关系.doc

上传人:yixingmaoh 2019/8/8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代国际关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研12制冷及低温工程赵东摘要:当代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复杂而深刻的急剧转型,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整体在国际体系中的体系角色和结构地位需要进行新形势下的重新估量。在国际体系转型的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双方的利害得失,也会对国际体系产生某种程度的建构性影响。要把握好发展中国家这个对外关系的战略基础,夯实和拓展这一战略依托平台,中国应该做出与时宜相契合的战略选择。关键词:国际体系转型;发展中国家;国家身份;战略选择当前的国际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转折时期。这是那种只有用大历史的尺度才可以度量的“变局”。从有近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以来,这种“变局”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巧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东方的中心地位让位于西方;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成了美国支配和主导的世纪;第三次就是现在,一个全球范围的多极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新兴发展中国家崛起,亚洲强势复兴,西方主宰和美国的中心地位不保,旧的国际体系处在深刻的动荡和变革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展进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也促进国际体系的转型。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对各国而言表现出更多的全局性和不可抗拒性,它不仅影响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战略抉择,也影响着中国进一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同时,作为占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着更多的发展潜力,有着更加强烈的发展渴求,它们是一支国际社会不容忽略的重要力量。中国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将对国际体系产生某种程度的建构性影响。因此,结合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探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所应该采取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一、当代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时移势易,势易世移。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国际体系也不例外。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所谓的“后冷战时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有的西方学者甚至预测世界将会出现“历史的终结”,西方将统御世界。2008年,一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全球,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认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显。最基本的认识是: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深刻、复杂的转型。总的说来,当代国际体系的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系自身的转型;二是体系结构的转型;三是国际治理体制的转型。[1]36--38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国际关系主体的多元化,尽管当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体,但与此同时,国际组织、地区性组织以及各种合作组织都成为了影响国际事务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国际行为体的多元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主权原则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松弛。体系结构的转型,也即实力对比的结构性变革。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尽管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美国的综合实力仍将是全球第一,但是,伊拉克战争和这场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美国的相对优势大大减小,对国际事务的主导能力大大下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欧和日本都陷入疲软状态,国家战略也越来越趋于守成维持。与此相反,一些发展中的新兴大国惹人眼球,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依靠其后发优势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些新的实力对比的趋向正在为最后的质变进行着量变的积累。国际治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良性秩序,国际治理体制则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良性秩序的人为的制度性设计。在冷战结束以前,对国际秩序最大的威胁是战争。但是核武器威慑意义的凸显以及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度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战争这种传统的安全威胁。贫穷、饥饿、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成为国际治理的重点和主体。面对这些非传统安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枪匹马地妥善应对这些挑战。互帮互助、合作应对成为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做好国际治理体制的与时俱进性变革也成为了各国不容忽视的重大战略课题。二、国际体系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在2010年4月14日发表的题为“第三世界的终结?——面向多极化世界,实现多边主义的现代化”的讲话中指出:“如果说1989年标志着'第二世界'随着苏东国家的演变而寿终正寝,那么2009年则标志着所谓'第三世界'概念的终结。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新的多极化世界经济中。一些发展中国家是新兴的经济强国,另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有一些国家正努力在这一新的体系内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北与南,东与西,现在是指南针上的四个标志,不再是经济指向。”[2]在对大局做出这一基本判断之后,他提供了许多证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事实和数据:当前发展中国家是全球需求的新的来源,是解决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就购买力水平而言,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从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