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科室会诊管理会诊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室会诊管理会诊制度.docx

上传人:459972402 2019/8/9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室会诊管理会诊制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诊制度(一)会诊包括院内会诊、院际会诊。(二)院内会诊,院内会诊包括院内常规会诊、院内急会诊及院内大会诊。按会诊范围又可分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等。院内会诊条件: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门诊所诊治的患者,复3次尚不能确诊者,应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多学科会诊;住院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申请医务处组织院内大会诊:(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7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2)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危急患者需要及时抢救;(3)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 3个专业)的病例;(4)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提供协助的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以专业基础性疾病收入院后经诊断有其他专业情况或存在合并症;(7)家属或患者有会诊要求,需要转科治疗(8)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需要分析判断的病例。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常规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主治医师担任;院内大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点名会诊被点名会诊医师应及时参加会诊,不能安排其他人员顶替;被邀请参与第二次会诊专业,应安排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紧急会诊可由总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先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或由上级医师随后到达现场处理。常规会诊一般须经主管医师提出,医疗组长同意后方可实施。常规会诊时,应邀会诊医师应具备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者,如邀请科室要求或病情需要副高职称以上医师的应由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完成。院内大会诊,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处递交《院内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副高或副高以上医师)。医务处根据申请通知被邀请科室主任确定会诊专家。受邀会诊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会诊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处派人参加,必要时请分管院长参加。急会诊时,被邀请科室主治或以上医师不在时,由值班医师立即前往会诊,会诊后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汇报,不能处理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再去会诊。申请会诊科室可直接通过电话申请会诊。邀请会诊前,应将患者各项资料准备齐全,填写“会诊申请单”,并及时将“会诊申请”通过电子病历会诊系统发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应安排专人接收,并及时通知会诊医师。常规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院内大会诊应在指定时间内到达。点名会诊按照邀请科室时间尽早到达。应邀参加会诊的医师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严肃态度全力配合,认真检诊,积极提供有助于诊断和救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会诊单上做详细记录。会诊时,申请科室要主动介绍病情,必须有同级医师陪同会诊。会诊医师要常规诊察患者,并按照规定书写会诊意见,并标明完成会诊的具体时间。会诊后,邀请科室主管医师要将会诊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纪录中详细记录。会诊科室可根据病情,直接申请高级医师会诊或点名申请某医师会诊。邀请科室必须要有同资质医师提出申请,被邀请会诊科室应根据病情或申请会诊科室的要求派相应医师前往会诊。各科室应高度重视院内会诊工作,安排符合本制度规定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会诊,医院将院内会诊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并与科室绩效挂钩。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