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论文规范与学术写作.ppt.ppt

格式:ppt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规范与学术写作.ppt.ppt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5/12/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规范与学术写作.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规范与学术写作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
二OO七年十月
国际关系的理论与方法论
几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1)现实主义:国家;实力;物质结构
(2)自由主义:社会;制度;制度结构
(3)建构主义:观念;文化;文化结构
(4)批判理论:资本、权力与文化的联盟
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
(1)层次分析法
(2)理论方法
(3)其他技术手段方法(比较、归纳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用来分析各个层次、领域的国际问题
重大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
1、发现问题
问题可以是正在争论的理论问题,也可以是现实中运用理论无法解释的实践问题。一般来说,好的问题是:把实践的难题和理论的问题结合起来(秦亚青教授的博士论文:如何解释美国在武装冲突中的政策)。发现问题的部分最好有研究回顾。
2. 提出假设
在总结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假设(1)综合不同的理论流派,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假设;(2)批判其他理论可能会提出的假设,提出自己的假设。假设必须是可证伪的因果命题。
重大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

在提出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假设之后,必须对其进行证明。证明所选取的例子必须具有代表性。证明的过程必须是可以重复操作的。一般来讲,证明的例子应该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4. 论证结论
真理总是一定条件下的。因此,在结论部分,必须澄清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其所适用的情况。
一般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

一般来说,所提出的问题是质量不高的。
(1)单独运用现实主义或者其他理论来分析;
(2)综合运用不同理论流派来分析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理论本身虽然可以有一些直接的命题或者假设,但理论,尤其是元理论,都是哲学性的关于现状的描述。因此,直接运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必然是比较粗糙的。最严谨的做法是像前面说过的那样:先理论,后假设,再证明假设。理论本身是不可证伪的,假设才能证伪。
一般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2)
2. 运用历史学等方法进行总结
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在于,不是直接用理论来分析某个问题,而是通过对某种历史和现实的比较、追根溯源(大国的兴衰)进行总结。
与纯粹的历史研究不同,这种研究还是要得出一定的理论性的结论。纯粹的历史研究只能通过发现新的材料,得出就事论事的结论,只能增进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或者“感悟。”
主要运用历史学方法的国际关系理论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地区研究中,不过其效用容易被质疑。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建议
第一步:发现问题(不管质量高不高);
第二步:回顾理论(从这些理论提出相关的假设)
第三步:选择假设(根据已掌握的大致材料,确定或选择自己的假设)
第四步:证明假设(选取典型的例子)
假设得到证明,意味着某种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增强。理论本身无法进行大而化之的证明。
命题作文的写法
要点:仔细审视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提供了哪些限定条件。按要求回答问题,是命题作文的关键。
例子:“分别说明影响现在中美关系的体系层次、国家层次和个体层次因素。”
(1)这里要分析的是影响因素,而不是中美关系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分清楚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
(2)题目要求的是现在中美关系,那就不要涉及太多历史。
(3)这里要的是分别说明,就要按照体系层次、国家层次和个体层次,一条一条,不能乱。
论文写作的规范(1)
注释是必要的
脚注或者尾注。有严格的写作规范。
例1,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例2,【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例3,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103页。
例4,【美】斯蒂芬·克莱斯勒:《全球通讯与国家权势》,载【美】戴维·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论文写作的规范(2)
英文注释的写法
例5,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56. (pp. 23-47.)
例6, Stephen Krasner, “munications and State Power,” in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