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00002).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00002).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8/10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0000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四、浓缩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00g/L,可以不输。<70g/L,应考虑输。~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五、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100×109/L,可以不输。<50×109/L,应考虑输。~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六、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创面弥漫性渗血。(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FFP:5~8ml/kg)。七、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注:①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组织细胞。贫血及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不一样的。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②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血红蛋白>60g/L),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血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会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③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惩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 50×109/L(妊娠性血小板)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④,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能维持正常。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际上还会有三分之一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应当注意,休克没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FFP的使用,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有效。禁止用FFP作为扩容剂,禁止用FFP促进伤口愈合。骨科输血指征评估的实用指南临床输血的指征主要观察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10/30”原则是指维持患者的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上、红细胞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