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智慧城站主体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编制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6标】智慧城站第一分册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2)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智慧城站主体围护结构】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遵照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如下:《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管理办法》(穗建质[2011]357号)《广州市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穗建质[2010]303号)相关国家、部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工程概况车站概况智慧城站南接世界大观站,北联神舟路站,是本线的第六个车站。车站位于高唐大道,东西向规划路为规划五路,车站位于两条路的交叉口,现状小新塘村的西侧。图21车站平面及周边环境示意图智慧城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9+,设计起终点里程为YDK8+~YDK9+。车站为地下两层11米岛式站台车站,全长236米,,~。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1、2号风亭均为敞口矮风亭,冷却塔采用下沉式冷却塔设在1号风亭旁。地质水文概况车站地质情况(1)人工填土层(Q4ml),图表上代号<1>(2)陆相冲积-洪积砂层(Q3+4al+pl)根据勘察揭露,根据砂层的颗粒级配不同,该层共分为三个亚层:粉细砂层<3-1>、中粗砂层<3-2>、砾砂层<3-3>。(3)冲积-洪积土层勘察过程中揭露到的冲积-洪积土层分为三个亚层,分别为软塑状粉质黏土<4N-2>(Q3+4al+pl)、可塑状粉质黏土层<4N-2>(Q3+4al+pl)、河湖相沉淤泥质土<4-2B>(Q3+4al)。(4)残积层(Qel)该土层为晚三叠世侵入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本次勘察期间揭露到可塑状砂质黏性土<5H-1>、硬塑状砂质黏性土<5H-2>两个亚层。(5)岩石全风化带(T33ηγ)晚三叠世全风化花岗岩,图表上代号<6H>。黄褐色、灰白色,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6)岩石强风化带(T33ηγ)晚三叠世强风化花岗岩,图表上代号<7H>。黄褐色、棕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呈碎块状,底部夹较多中风化岩块,浸水易软化崩解。(7)岩石微风化带(T33ηγ)晚三叠世微风化花岗岩,图表中代号<9H>。灰色、灰白色、浅肉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中粗粒结构,局部为细粒花岗岩脉,块状构造,有少量风化裂隙,岩芯呈短柱~长短柱状,局部扁柱状,锤击声较清脆。图22车站中心里程处围护结构及地质情况断面图车站水文情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风化裂隙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地基承载力检测施工智慧城站主体地基情况及其承载力设计要求智慧城站主体结构底板地基主要处于<5H-2>硬塑状砂质黏性土地层,局部处于<6H>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智慧城站主体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fak≥150KPa。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及数量根据《广州市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穗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