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路由选择 - 路由选择.ppt

格式:ppt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路由选择 - 路由选择.ppt

上传人:825790901 2015/12/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路由选择 - 路由选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配置RIP
路由选择方式分类:
直连路由(connected route)
静态路由(static route)
动态路由(dynamic route)
静态路由
由网络管理员在路由器上手工添加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目的
手工配置,无开销,配置简单,需人工维护,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
动态路由
根据网络结构或流量的变化,路由协议会自动调整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
路由协议自动发现的路由,开销大,配置复杂,无需人工维护,适合复杂拓扑结构的网络。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比较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算法(distance vector-based routing algorithms),也称为贝尔曼-福特(Bellman-Ford)算法。
基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的路由协议包括:RIP、IGRP等。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基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link-state routing protocol),也称为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hortest-path first,SPF)。
基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的路由协议包括:OSPF、IS-IS等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Balanced Hybrid)
结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路由的优点。有EIGRP
RIP配置
RIP概述
RFC 1508
RIP采用贝尔曼—福德(Bellman-Ford)算法
目前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
RIP有以下一些主要特性:
RIP属于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使用UDP 协议的520端口。
RIP概述(续)
RIP以到目的网络的最小跳数作为路由选择度量标准,而不是在链路的带宽和延迟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RIP是为小型网络设计的。它的跳数计数限制为16跳,这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RIP是一种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连续子网设计。
RIP周期进行路由更新,将路由表广播给邻居路由器,广播周期为30秒。
RIP的管理距离为120。
RIP原理

图5-3-1 RIP协议

RIP将路由表中任一路由条目的代价值限制为15跳。同时,用代价值16表明一个网络不可达。
更新(Update)周期时间—30秒
失效(Invalid)计时器—180秒
清空(Flushed)计时器—270秒
抑制(Hold-down)计时器—180秒
R1
动态路由的设置RIP(例子)

配置RIP协议拓朴结构示意图
R2
R3
E0
E0
E0
S0

R1:E0 ,S0:,S1:
R2:E0 ,S0:,S1:
R3:E0 ,S0:,S1:


S0
S0
S1
S1
S1


图5-3-8 RIP中的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