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古代史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史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史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分封制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王族,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随从作战)。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地方权力比较大,独立性强)
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四)主要封国:
主要王族:燕鲁晋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开发边疆,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六):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
原因:经济: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田氏代齐,楚王问鼎。
注意:在古汉语中“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而“封建社会”是近代才有的名词,它来源于马克思的理论。今天口语中的“封建|”是保守和迷信的意思。
二、宗法制
(一):含义: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制度。
(二)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三)目的:巩固王权,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是分封制得以延续的基础。
(四)基本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是解决贵族之间权威、财产的继承的手段,从而防止统治集团的纷争,以加强团结)
1按血缘关系划分大宗小宗。 2大宗小宗关系:(1)血缘上:兄弟
(2)政治上:君臣隶属
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五)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六)影响:1、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3、对封建政治的影响(皇位继承)
4、对社会生活影响(等级观念,重视人情)
【亲亲尊尊、重视血缘,渴望亲情、宗庙家谱、忠孝观念、重男轻女都受宗法制的影响】
(七)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三: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占卜)
2 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地方实行分封制)
考点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即皇帝一旦登基,终身为帝;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二、产生原因
1、理论来源:法家思想。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经济根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