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量利分析论文-变动分析论文本量利分析论文变动分析论文本量利分析的实践应用摘要:本量利分析主要研究成本、数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经营决策中常用、有效的工具之一。通过本量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判断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掌握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变动的影响程度,为企业达成利润目标提供思路和方法,使生产经营活动经常被控制在最有利的状态之下。关键词:本量利分析;盈亏临界点;变动分析;敏感分析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分析和影响利润的各因素的变动分析及敏感分析。下面以某化工企业甲公司为例,具体说明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践运用。甲公司是一家多品种经营的化工企业,其生产的A产品近几年来利润水平一直较低。2010年A产品的利润仅2244元,公司制定的2011年该产品的利润目标为5万元。2010年A产品的相关数据如下:(1)A产品销量374吨,销售收入1331440元,平均销售单价为3560元/吨(指不含税单价,下同),销售成本1329196元,利润2244元;(2)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3554元/吨,其中:职工薪酬1623元,原材料费1366元,燃动力费228元,折旧费82元,测试费78元,机物料消耗87元,其他费用90元;(3)A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500吨。一、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前提。产品成本按成本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内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而变动成本则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1]。结合A产品的实际情况,生产人员和设备房屋固定,因此将“职工薪酬”和“折旧费”两个成本项目划分为固定成本;将原材料费、燃动力费、测试费、机物料消耗四个成本项目划分为变动成本;对于“其他费用”成本项目,其核算内容既包含变动费用,又包含固定费用,但以变动费用为主,这里将“其他费用”的70%作为变动成本,30%作为固定成本。通过以上划分,结合已知数据可以得出:2010年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金额为1822元,固定成本总额(职工薪酬+折旧费+30%其他费用)为647768元。二、盈亏临界分析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通过盈亏临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盈亏临界点,了解当前产品的生产经营概况。 。盈亏临界点,是指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由本量利公式: 利润=销量×销售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令利润为0,则此时的销量即为盈亏临界点销量: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47768元÷(3560-1822)元/吨=373吨,而A产品2010年的实际销量仅为374吨,刚刚达到保本点。 。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可用于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安全边际率等于安全边际与正常销售额的比值,可用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间的比较[1]。 A产品2010年的安全边际为:1331440-373×3560=3560(元),安全边际率为:3560÷1331440=%。可见A产品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均较低。通过以上盈亏临界分析,说明:甲公司A产品2010年的销量较少,仅比保本点多了1吨;安全边际率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