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械原理小论文机械原理综合训练(二)题目:齿轮的研究班级:机自13-2班姓名:刘松学号:1307010213教师:席本强2015年6月4日齿轮的研究摘要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关键词:,,generatingtheprincipleofgearcuttingmethodandusingtheprincipleofgearcutting,thereappeared,oolsandcuttingtoolswiththedevelopmentofproduction,:gear目录摘要--------------------------------------------------11、齿轮的功能和结构-----------------------------------32、齿轮的发展史---------------------------------------53、齿轮的优缺点---------------------------------------64、齿轮的发展方向-------------------------------------75、齿轮的应用性---------------------------------------86、参考文献-------------------------------------------1、齿轮的功能和结构(1)齿轮的功能齿轮的作用是能将一根轴的转动传递给另一根轴,也可以实现减速、增速、变向和换向等动作(2)齿轮的结构结构分类:一般有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分度圆。轮齿简称齿,是齿轮上每一个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这些凸起部分一般呈辐射状排列,配对齿轮上的轮齿互相接触,可使齿轮持续啮合运转。齿槽是齿轮上两相邻轮齿之间的空间;端面是圆柱齿轮或圆柱蜗杆上,垂直于齿轮或蜗杆轴线的平面。端面是齿轮两端的平面。法面指的是垂直于轮齿齿线的平面。齿顶圆是指齿顶端所在的圆。齿根圆是指槽底所在的圆。基圆形成渐开线的发生线作纯滚动的圆。分度圆是在端面内计算齿轮几何尺寸的基准圆。主要参数齿数Z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螺旋伞齿轮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宜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螺旋角β>0为左旋;β<0为右旋齿距pn=ptcosβ(下标n和t分别表示法向和端面的标记)模数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p与圆周率π的比值(m=p/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GB/T1357-1987)。mn=mtcosβm=p/π齿轮的分度圆是设计、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基准,而齿轮分度圆的周长=πd=zp模数m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大,则其尺寸也大。压力角αrb=rcosα=1/2mzcos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α=°、15°、°及25°等情况。分度圆直径d=m*z中心距a=1/2*m(z1+z2)正确啮合条件m1=m2,α1=α2,β1=β2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直尺圆柱齿轮,应取z1≥17。Z2=u·z1。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h*a、C*两齿轮啮合时,总是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为此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正常齿:h*a=1;C*=:h*a=;C*=、齿轮的发展史在西方,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希出土的古希腊齿轮装置出土的古希腊齿轮装置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发明家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