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柿-子-病-虫-害-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柿-子-病-虫-害-防-治.doc

上传人:aluyuw1 2019/8/12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柿-子-病-虫-害-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柿-子-病-虫-害-防-治柿子病虫害防治柿子病害:柿疯病柿角斑病柿炭疽病柿圆斑病柿黑星病虫害:山东广翅蜡蝉柿长绵粉蚧柿绒蚧柿蒂虫柿卷叶象柿小叶蝉柿星尺蠖1、柿疯病症状病树春季发芽晚,生长迟缓,叶脉黑色、枝干木质部变为黑褐色,严重的扩及韧皮组织,致枝条丛生或直立徒长或枝枯、梢焦,结果少,且果实提早变软后脱落,严重的不结果或整株枯死。病原RLO称难养细菌。在电镜下检查,菌体呈不规则圆形、椭圆呈长椭圆表,大小不一,长度580~1600纳米,径宽510~1060纳米。胞壁外缘具山脊状波纹,壁厚约25纳米,无鞭毛,但周身布有微小的疣突。核区可见丝状细菌染色体—DNA,即一种寄生在植物输导组织里的难养细菌。又叫类立克次体细菌(RLO或RLB)。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可通过嫁接或汁液接触及介体昆虫斑衣蜡蝉(LylormadelicatulaWhite)、血斑叶蝉(ErythroneuramoriMats)等传染。在国内北纬21~42度、东径102~121度,~℃地区可见现柿疯病典型症状,在一个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地块严重度不同。山西、河南、河北沿太行山区发病重。至于品种目前30多个品种中:绵柿、方柿易染病,磨盘柿、牛心柿次之,水柿抗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或利用抗病砧木育种。(20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3)选用健树作砧木,嫁接无病接穗。(4)必要时可向树体注入四环素类抗菌素,方法参见柑桔黄龙病。2、柿角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蒂,初在叶面现黄绿色至浅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展后颜色加深,边缘由不明显至明显,后形成深褐色边缘黑色的多角形病斑,大小2~8毫米,上具小黑粒点。柿蒂染病多发生在蒂周围,褐色哐深褐色,边缘明显或不明显,由蒂尖向内扩展,发病重的引致落叶和落果。,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基部的菌丝集结成块,扁球形至半球形,深橄榄色,大小17~50×22~66微米,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短杆状,不分枝丛生,浅褐色,大小7~23×~5微米,其上着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棍棒状,稍弯曲或直上,上端略细,基部宽,浅黄色或无色,具0~8个隔膜,大小15~×~5微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蒂上越立,翌年5~6月遇适宜湿度开始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蒂在树上可残留2、3年,病菌可在蒂内存活3年以上。因此病蒂是主要初侵染源和传病中心,在侵染循环中具重要作有。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叶背气孔侵入,潜育期25~38天。山东、河北8月发病,9月间落叶,浙江6月中旬始发,7~8月受害重,降雨多、树势衰弱发病重。防治方法(1)落叶后至翌年新叶抽生前,认真摘除病蒂,可用铁丝色逐一彻底摘除,即可显效。(2)6~7月喷1:5:400~600倍式波尔多液二次,此外也可选用70%代森锰锌干悬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3、柿炭疽病症状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有时也侵染叶片。新梢染病,多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是旬,最初于表面产生黑色圆形小斑点,后变暗褐色,病斑扩大呈长椭圆形,中部稍凹陷并现褐色纵裂,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黑色病斑上涌出红色粘状物,即孢子团。病斑长10~20毫米,其下部木质部腐朽,病梢极易折断。当枝条上病斑大时,病斑以上枝条易枯死。果实染病,多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也可延续到采收期。果实染病,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深褐色至黑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外围呈黄褐色,直径5~25微米。中央密生灰色至黑色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遇雨或高湿时,溢出粉红色粘状物质。病斑常深入皮层以下,果内形成黑色硬块,一个病果上一般生1~2个病斑,多者数十个,常早期脱落。叶片染病,多发生于叶柄和叶脉,初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病原GloeosporiumkakiHori称柿盘孢子菌,异名:,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无然、直立,具1~3个隔膜,大小15~30×3~4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大小15~28×~,中央有一球状体。该菌发育温限9~36℃,适温25℃,致死温度50℃经10分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或病果、叶痕及冬芽中越冬。翌夏产生发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伤口侵入潜育期3~6天;直接侵入潜育期6~10天。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气温升高或夏季多雨年份发病重。柿各品种中,富有、横野易染病、江一、霜丸、高田、禅寺丸等较抗病。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肥、水管理,防止徒长枝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