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预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2、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 3、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 4、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5、初步理解下列词语萦绕倔强饱经风霜升腾跌宕坎坷积淀委婉连绵五、教学准备 1、将《阿炳生世录》材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2、录音带2盘,《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读。 3、第五自然段部分内容打印。 4、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打印。 5、词语卡片饱经风霜卖艺度日度日如年静影沉璧坎坷第一课时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 1出示饱经风霜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出示另一个成语度日如年。这句话该怎么读? 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己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 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时间中秋夜地点二泉环境月光、流水心境想到……听到…… 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 1什么叫静影沉璧?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 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 ①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③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④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饱经风霜等词。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朗读第4节。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 1指名读,评价。 2集体朗读。四、小结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前写上第一课时的板书,倒好录音带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能对谁说。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板书倾吐二、学习第5节 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插图,用实物投影仪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节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的情景。 1学生自读自练 2指名读、评价 2、紧接着,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