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结肠黑变病69例临床分析.pdf.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结肠黑变病69例临床分析.pdf.pdf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12/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结肠黑变病69例临床分析.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建医药杂志 2008 年 12 月第 30 卷第 6 期 Fujian Med J ,December 2008 ,Vol 30 ,No . 6 81
不理想, 症状改善不明显; 另一部分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意脑脊液的积蓄造成脑室内静水压升高, 使脑室进行性扩大,
识改善, 继又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偏瘫、失语, 椎体束征, 最终可导致脑萎缩。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病人多在伤后持续昏
减压窗张力高及视乳头水肿。迷或病情稳定后又发生意识状态进行性恶化伴颅压增高。本
113 影像学检查: 头颅 C T 或 MR I 复查证实合并脑积水组病人大部分损伤较重, 在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后, 脑波动均
( 脑室系统不同程度扩大) , 其中 3 例出现在 2 周内, 2~6 良好。术后部分病人意识状态改善不明显, 多呈持续浅昏
周出现 24 例, 7 周~6 月出现 11 例。迷, 骨窗压力偏高。另一部分病人虽有意识改善, 但术后 2~6
114 治疗方法: 分流术前 GCS 评分平均为 6125 ±21 04 , 全周左右意识障碍有所加重, 骨窗压力又趋增高。对这类病人
麻下行“侧脑室2腹腔分流术“, 均采用美国凤凰公司生产要考虑出现脑积水, 尽早复查头颅 CT 或 MR I , 如合并脑积
的中压分流管。步骤: 选侧脑室前角穿刺, 右侧为主, 于发水应尽早进行分流术。
际内中线右旁开各 2 cm 处为颅骨钻孔点, 切开皮肤、皮下因脑积水病人颅内压均偏高, 依据脑灌注压= 平均动脑
组织, 钻孔后电凝硬膜, 切开一小裂缝, 穿刺针垂直刺入, 压- 颅内压公式推断, 高颅压必然引起脑灌注压降低, 脑供
脑室端置管深度 6~8 c m , 将分流管固定于夹管内, 然后将血不足, 而长期脑供血不足, 势必影响脑功能恢复, 特别是
夹管固定于骨缘上, 术中见脑脊液压力均高于正常。将分流一些“半暗带”[2 ]的脑组织, 因不能得到有效的血供, 而逐
管从右顶后接单向阀后从皮下引至腹部, 在腹部脐右旁开 3 渐坏死、软化。在梗阻性脑积水的病人, 虽骨窗压力不一定
cm 处作 3~4 c m 切口, 逐层分离, 切小口进入腹腔, 腹腔很高, 但脑内压力特别是脑室周围的压力, 可能明显高于脑
端置管深度超过大网膜下端达小骨盆腔, 以避开术后大网膜表压力, 使脑灌注压降低, 而行脑室2腹腔分流, 可有效缓
的包裹, 按压引流阀复起良好, 缝合切口, 术后常规抗感染解上述压力, 使脑供血增加, 有利于脑功能恢复改善。本组
治疗一周。分流术后 GCS 评分明显提高, 尤其是语言功能改善更为明
2 结果显, 但对于原发性脑干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 即使施行
术后一个月内意识障碍明显改善 29 例, GCS 评分平均分流术, 术后病情改善仍不理想。本组 2 例原发性脑干伤,
提高到 9130 ±41 10 , 较分流前 61 36 ±2104 明显提高( P < 3 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 其中 1 例死亡, 2 例植物生
0105) 。语言的恢复更明显, 术后复查脑 C T , 脑室均有不同存, 2 例重残。我们采用额角穿刺侧脑室2腹腔分流术方法
程度的缩小, 减压窗压力明显减小。其中 1 例原发性脑干操作简单、术野小, 可减少污染,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