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安全制度管理规定附件2:制度编写规范12.10.20.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制度管理规定附件2:制度编写规范12.10.20.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8/14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制度管理规定附件2:制度编写规范12.10.2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制度编写规范第一条本规范适用于发电公司系统所有单体制度。制度起草时须严格遵循规范进行起草,公文印发时的制度附件也须符合本规范。制度汇编或单行本的印刷版式、打印设置、装订要求须遵照公司的印刷要求进行排版、印刷、装订,此处不另行规范。第二条制度编写总体要求(一)依法合规:制度应正确体现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公司上位制度要求,不得与上述规范性文件存在矛盾或冲突。(二)全面具体:制度应将所涉及到的业务逐一阐明,制度内容尽量细化,明确流程,体现闭环管理的思想。对所规定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评价标准等要具体、明确。(三)严谨规范:制度撰写时应严格依照制度模板进行撰写,符合格式规范。制度的行文用语应尽量准确,不使用弹性语言和模糊性描述。第三条制度标题规范(一)制度统一按照“适用范围+制度内容+体现制度属性的名称”进行命名。“适用范围”是指该制度施行时所涵盖的范围,一般使用简称,如“神东电力公司”等;“制度内容”是指该制度针对哪些内容做出了规范,如“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等;“体现制度属性的名称”指基于制度属性对该制度的命名,如“章程”,“规定”、“办法”、“细则”等。根据属性,不同制度应使用不同名称。纲领类制度可使用章程、纲要;原则类制度可使用规定;实施类制度可使用办法、细则、规范、守则、规则、预案。(二)制度的“试行”、“暂行”等版本说明,以括号括起来放在标题下方。如无,则说明是正式版本。制度的生成和修订记录等修订历史信息应记录在《制度关键信息表》中,并于每次修订时更新。第四条制度索引规范每项制度均应标注一个索引号,以便于未来的信息化管理。索引号的编排规则由公司制度管理归口部门予以规定。制度索引号是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统一编码,由公司制度管理归口部门统一按照规则对单体制度编制索引号。第五条制度结构规范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为总则,说明制作本制度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执行原则、关键名词术语解释等。第二章为组织与职责,说明业务相关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组织和部门的职责等。关于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等内容是制度的关键内容,一般应独立成章,置于附则之前。最后一章为附则,说明一般名词术语解释、所属单位实施说明、生效日期、解释权、修订记录等未尽事宜。除上述四章之外,中间各章制订具体的业务流程、执行标准、管理措施等。附则之后,给出制度的附件列表。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制度的层级结构可依次分为“章”、“节”、“条”、“款”、“项”、“目”。“章”是制度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以中文数字配合文字依次表述,如“第一章”、“第二章”。编号应从“总则”章开始直到“附则”结束。“节”是章的细分,以中文数字配合文字依次表述,如“第一节”、“第二节”。每章中至少需包含两节。单独一节不能成章。“条”是节或章的细分,每章或每节中至少需包含有两条。单独一条不能成章或成节。“款”是条的组成部分,表示一个独立的内容,或对前一款内容的补充。款可以独立适用。“款”的表现形式为条中的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为一款,“款”前不编序号。“项”是以列举的形式对前段文字的说明。含有项的条目,其前段文字中一般都有“下列”二字或相应的文字表述。“项”前冠以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示,如(一)、(二)、(三)。标识(一)、(二)、(三)后不加标点,直接跟文字。“目”是“项”的内容细分,是制度层级结构的最小单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