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上传人:cai.li.bin 2019/8/17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丹阳市国土资源局二○一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3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 8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11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15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18附件:1、附表2、附图3、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编制说明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丹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的意见》(苏国土资发【2011】216号)文件精神,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以及特殊类土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二、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的意见》(苏国土资发【2011】216号)、《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镇江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江苏省丹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行业规划;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4、丹阳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三、适用范围本规划的适用范围为丹阳市,总面积1059km2。四、规划期限和基准年本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2011—2020年,规划近期2011—2015年,规划远期2016—2020年。第二章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一、地质灾害现状丹阳市环境地质条件相对较为简单,但是人为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以及特殊土体(附图1),主要分布在访仙、后巷、埤城、界牌、陵口以及皇塘等乡镇。(一)滑坡、崩塌受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降雨作用的影响,丹阳市已发生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在访仙、后巷、埤城等镇的低山丘陵区;已发生地质灾害在人类经济活动及降雨的作用影响下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由露天开采矿产资源引起的。根据丹阳市滑坡和滑崩隐患点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滑坡、崩塌隐患22处,其中17处为岩质滑坡、崩塌隐患,5处为下蜀土滑坡、崩塌隐患。(二)特殊土体丹阳市内特殊土体主要有膨胀土(下蜀组)、淤泥质软土和砂土。1、膨胀土主要分布在丹阳市山前岗地区,普遍堆积有厚度不等的下蜀土。下蜀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即遇水膨胀、脱水收缩的特性。据区域资料,下蜀土的自由胀缩率在40-65°之间,具有中—弱胀缩潜势。下蜀土垂直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入渗,在其与下伏基岩之间的结构面附近或内部不同岩性结构面之间易形成滞流,软化土体,并加大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滑坡。若在施工中不注意这一工程地质特性,则可能造成工程建筑因膨胀收缩而产生裂缝、挤压或地基下滑。在斜坡地带,下蜀土的胀缩性还常导致斜坡失稳。2、软土丹阳市30m以浅软土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埋深一般在2-5m之间,厚度一般在2-7m,主要分布于云阳镇、司徒镇、陵口镇以及导墅镇等,其它低洼平原地区呈片状分布。厚度大于7m的软土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的后巷镇、新桥镇和界牌镇(附图2)。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具有流变性、触变性的特点,工程地质性质差。工程建设中,极易引起地面形变而对诸如路基、建筑物等造成危害,特别是当软土在基础下厚度、埋深不同,受外荷载作用下排水条件各向不同,以及各部位的荷载不同,常引起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屋倾斜、开裂,甚至损坏、倒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3、砂土丹阳市30m以浅砂土发育较少,岩性为粉土,主要分布于陵口镇-吕城镇、导墅镇-皇塘镇、新桥镇和界牌镇。顶板埋深一般在4-10m,厚度一般2-12m(附图3),其中界牌镇、新桥镇的张家村-钱家湾、陵口镇区以及皇塘镇被分布厚度大于12m,顶板埋深一般大于6m。砂土的特点是沉积时代新,沉积速度快,颗粒细且均匀,压密程度低,连接性差,饱水,且潜水位埋深浅,在地震和动荷载强烈作用下,砂性土的内部结构遭受破坏,容易产生砂土液化,在基坑和地下工程开挖中,易引发涌水、流砂及基坑壁坍塌等问题,影响到附近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首先是受地质环境条件控制的,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因素,后者激发了地质灾害或者说加速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进程和规模,当然包括危害程度。在规划期内,自然地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最近更新

“创意”垃圾桶——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2页

“准合同”概念之外延考——对我国《民法典》.. 2页

顶层房子重建方案 4页

非洲化妆活动方案 5页

静态收费管理方案 5页

人工智能教育对中小学生信息加工与运用能力的.. 26页

智能新能源推广方案 30页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混合式学习.. 2页

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中的优势和挑战 22页

降调方案的目的 4页

陇南消防监测方案 5页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究—.. 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8) 人教新课标 4页

人体解剖学在亚健康中的应用 24页

“互联网+”助推无锡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对.. 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8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新.. 4页

“临川四梦”中的中国“梦”文化意蕴探究 2页

闵行区体力团建方案 5页

“三苏”家风研究 2页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23页

“一平方”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2页

锅炉监控系统方案 4页

互联网工业产品销售创业计划书 38页

“一带一路”环境下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研究 2页

新郑万邦农贸市场规划方案 31页

云平台解决方案支持酒店管理系统与第三方数据.. 27页

τ-p变换在隧道地震超前探测中的应用及适应性.. 2页

2024年最新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管理试卷及答案.. 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中考二模数学考试试卷附答.. 16页

磷矿石和磷精矿采样与样品制备方法GBT1868-19..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