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车间).doc

格式:doc   大小:8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车间).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19/8/17 文件大小:8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车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空气1)::505kPa(℃)●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就医。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本品一般储存于高压容器内,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为,本品不燃,要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防护措施厂应急办:40719516急救:120火警:●熔点(℃):-,沸点(℃):139,闪点(℃):25,爆炸极限[%(V/V)]:-7,相对密度(水1):;(空气1):(℃):52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禁配物:强氧化剂。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