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对深基坑工程降水的几点认识和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深基坑工程降水的几点认识和体会.doc

上传人:iluyuw9 2019/8/17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深基坑工程降水的几点认识和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深基坑工程降水的几点认识和体会对深基坑工程降水的几点认识和体会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危害和深基坑降水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体会,也介绍了深基坑降水对环境影响的计算方法和防范措施,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降水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一、概述现在,随着地下工程及深基坑工程数量的增多,降水技术在全国范围得到应用和推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地下工程施工中都采用了地下降水措施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基坑工程中,由于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不同,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也不相同。在没有地下水的条件下,开挖相对比较简单;但在地下水位较高,而土层又以砂土或粉土为主时,很有可能产生塌方事故。在工程施工中,尤其是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应受到重视。降水是深基坑开挖的前提,地下水的控制问题成了地下工程中一大技术难题和热点,因此,需要对地下工程降水探索出一套正确的理论指导、合理的设计和恰当的施工措施。二、地下水对基坑施工的危害地下水在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流沙、管涌和基坑的底鼓或突涌,而且主要发生在土壤颗粒细(尤其是粉质粘土、粉砂等土层)、饱和含水的地区。如上海和杭州地区的某些地方,粉质粘土和薄层粉砂夹层或互层现象严重,且埋藏深度正是深基坑工程涉及的范围,在这些地区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可能产生的工程危害已普遍引起重视。此外,地下水对坑壁和坑底土的潜蚀、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引起有效应力的减小及相应的抗剪强度的降低等多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流沙形成的条件(1)%~35%以上,并含有较多的片状、针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等)和附有亲水胶体矿物颗粒。这样土的吸水膨胀性较高而相对密度较小,在不大的水流冲力下,细小颗粒即会发生悬浮流动。(2)水力梯度较大,流速增大,动水压力超过了土颗粒的重量时,就能使土颗粒悬浮流动形成流沙。(3)土的渗透系数较小时,排水条件不通畅,易形成流沙。(4)沙土中孔隙比愈大,愈容易形成流沙。2、管涌形成的条件管涌多发生在非粘性土中,其特征是:颗粒大小差别较大,往往缺少某种粒径,孔隙直径大而且互相连通。颗粒多由比重较小的矿物组成,易随水流动,有较大和良好的渗流出路。具体包括:(1)土中粗细颗粒粒径比D/d>10;(2)土的不均匀系数d60/dl0>10;(3)两种互相接触的土层渗透系数之比kl/k2>2~3;(4)渗流梯度大于土的临界梯度。3、基底突涌形成的条件当基坑下有承压水存在,开挖基坑减小了含水层上覆不透水层的厚度,当它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顶裂或冲毁基底,形成突涌。基坑突涌产生的条件是:(2-1)式中:H——基坑开挖后不透水层的厚度,m;——水的重度,kN/m3;——土的浮度,kN/m3;h——承压水头高于含水层顶板的高度,m。三、降水的作用和降水的方法1、降水的作用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为了避免产生流沙、管涌,防止坑壁土体的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尽量避免在水下作业。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面时,应进行基坑降水,基坑降水的作用有:(1)保持坑底干燥,改善施工环境,保证开挖。(2)增加坑底稳定性。(3)提高基坑内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4)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2、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明排和井点降水两类,集水明排是指在基坑中开挖集水井和集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