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2例,其中男25例,女47例;年龄4~76岁,。煤炉取暖46例(%),煤气热水器沐浴中毒10例(%),煤气灶使用不当中毒5例(%),自杀4例(%),现场死亡7例(%)。根据中毒程度分级标准:轻度17例,中度28 例,重度27例。
立即脱离急救环境,尽快使中毒现场与外界环境空气流通,将中毒患者迅速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领,注意保暖,平卧,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呕吐物及分泌物,防止偶尔导致窒息,对心脏,呼吸停止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迅速纠正缺氧,对昏迷或烦躁者立即解开衣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根据病情轻度中毒者给予中、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面罩吸氧,危重患者可进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于静脉注射抢救药物,为抢救成功争取时间。有效的药物治疗是防治脑水肿,改善脑组织缺氧,恢复脑细胞功能的有效措施。急性中毒后2~4小时出现脑水肿,24~48小时内是脑水肿的发展高峰,因此,尽早保护大脑功能,积极脱水、减低颅内压至关重要。应快速输入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10mg,15分钟内输完,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害。对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的患者,应用纳洛酮药物以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对烦躁、抽搐者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使患者镇静,以免耗氧过多加重病情。
防止脑水肿,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吐症状,及早发现脑水肿前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及瞳孔变化,苏醒时间及有无抽搐等症状,如发现抽搐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注射安定、放置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于两臼齿之间,使其镇静及防止咬伤,及时给予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药物。防止肺水肿,观察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咳嗽等症状,如气管分泌物较多,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协助翻身拍背,清醒患者鼓励其咳嗽,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肌损害,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等症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其他疾病体弱者),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如发现心电监护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