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8/2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设计汉字和书的故事十八桥小学朱雅丽(一)学情分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课将语文和品德两学科进行整合,设计猜想、探寻、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适度探源”“解读奥秘”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在“思索”“顿悟”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完成快乐的精神之旅!(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部分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追根溯源”,从单元教学目标来说,“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是中心。而与本单元前几章侧重介绍物质生活不同,汉字与书偏向于精神生活。本课第一部分内容“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向学生讲述了汉字的产生、演变和特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旨在通过讲述汉字的产生、演变以及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的创造力,树立唯物主义发展观,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科整合的意义;能借助网络和其它相关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能通过猜想、探寻、研究、体验等活动体会到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四)。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规律。。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以及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有关汉字的资料,制作课件。为学生准备了细绳、涂色卡纸(代替木板)、刻刀和纸。。复习语文课本上有关汉字的故事,并做好课前预习。(六):通过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兴趣,并通过和其他文字的对比,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表音表义的特点。:(1)了解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a通过故事《甲骨文的发现》,了解甲骨文。(2)探寻汉字的起源a了解造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b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体验先人的记事方式。c学生交流体验过程中的体会,从而认识到汉字的创造是生活和生产发展的结果。(3)了解汉字的演变a观看视频,了解汉字从图画到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b通过对《仓颉造字》的讨论,了解汉字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4)感受汉字的魅力a体会汉字的作用。b通过欣赏汉字图片和书法作品,体会汉字的魅力。c读诗赞美汉字,升华对汉字热爱的情感。d观看奥运会开幕式中对汉字的展示,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为继续探究“书的故事”打下基础。二、教学实施(一)导入新课:1、猜谜激趣,引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教师】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猜谜,这里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文字,想请大家猜猜看。(课件:马、木、舟的甲骨文)【学生】学生异口同声得出答案。【教师】给予肯定,汉字既表音又表形,这就是和其他民族文字相比独有的特点。而且,汉字还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许多外国人都到中国学汉字呢!2、导入课题:【教师】我们每天都阅读汉字、书写汉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和书的故事”,进一步探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二)(1)了解造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教师】据史学家考证,最早的人类产生于一百五十万年前,而甲骨文不过3000年的历史。孩子们,是不是又发现问题了呢?【学生】在没有汉字的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人类是怎么交流,怎么记录的呢?【教师】还不知道的同学请翻开课本自己查找。人们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课件:三种记事方式的图片)【教师】想不想体验一下这三种记事方式?【学生】想。【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时期。【教师】请你来为大家读读要求。【学生】(课件:合作体验的要求)课桌上的信封里有一封信,记录着部落里发生的事儿。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结绳、画图和刻木的方法记事。提示:现在是远古时代,可不能用汉字哦!嘘,先别让其他部落的人知道,一会儿要考考他们呢!(2)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体验先人的记事方式。【教师】请大家开始吧。(学生分组动手体验)(3)学生交流体验过程中的体会,从而认识到汉字的创造是生活和生产发展的结果。【教师】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学生】用这三种记事方法太麻烦了。【学生】太浪费时间了。【学生】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