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颍州区三合镇总体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颍州区三合镇总体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9/8/20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颍州区三合镇总体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颍州区三合镇总体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一、,协调城乡建设空间,引导全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适应周边区域外部环境的变化及落实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特制定《颍州区三合镇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人口规模预测近期::、城镇化水平近期:25-35%远期:45-55%、镇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全镇呈现“一轴、一心、一核、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主要指依托三胡路形成的城镇发展轴;“一心”即三合镇镇区,镇域中心;“一核”即胡庙集,“多点”指各个中心村。2、镇村体系等级结构全镇形成镇区——中心村——自然村三级镇村结构体系。镇区(1个):三合镇中心村(7个):各行政村建设1个中心村自然村(14个):为提升拓展型村庄3、镇村体系规模结构镇区:30000人中心村:1500-7000人其中胡庙集镇:7000人其他中心村:1500-2500人自然村:400-1500人4、镇村体系职能结构镇区:中心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西部卫星城镇,颍州区重要的中小企业工业基地。中心村:具有一定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较大规模的村庄,并成为附近村庄的社会经济服务中心。中心村均按照“11+4”的美好乡村建设要求配套设置公共服务设施。自然村:居民集聚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基层服务点。5、村庄布点规划到2030年,三合镇村庄由现状的142个减少到21个,撤并村庄121个,规划中心村7个,自然村14个。均为提升拓展型,对乡村中应挖掘各自特色予以保护与继承。、城镇发展区:即时庄大沟以北、永丰河以东的区域(包括三合行政村全部、掩龙、井孜行政村部分区域),,包括集镇规划建设区及弹性生长地区,为未来西湖新区拓展的规划预留区,及为集镇自身发展提供城镇建设空间,按照与程集镇协调共建的发展思路及建设布局,一体化发展,成为未来西湖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控制该区域范围内的新村建设,以鼓励拆迁安置移民进入城镇,或按城镇标准建设新型居住小区为建设原则,严格按照统筹路网格局及四线控制要求建设,实现该区域都市化发展要求。2、南部经济协作区:即镇域南部的区域,包括井孜行政村南部区域及郭寨、新宅2个行政村,。充分发挥本区种植业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建设以井孜时令蔬菜、郭寨现代农业园、新宅中药、草莓等为特色的种植基地。3、西部经济协作区:即镇域西部的区域,包括胡庙、三星、王大郢3个行政村,。规划在强化、优化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以胡庙马湖村规模养殖、生姜种植为龙头,带动本区农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培育胡庙的小集镇功能,以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按照新型社区的标准建设,适当扩大其服务功能,成为三合镇西部的核心和服务中心。四、,工贸宜居城镇。、镇区人口规模镇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