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实验十二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十二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析.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8/21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十二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学****天然物质的提取方法;2、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掌握有机物色谱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原理1菠菜色素的提取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被甲酰基所取代从而形成了叶绿素b。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植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a-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也最重要。在生物体内,β-胡萝卜素受酶催化氧化形成维生素A。目前β-胡萝卜素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叶绿素a(R=CH3)叶绿素b(R=CHO) β-胡萝卜素(R=H)叶黄素(R=OH)维生素A2薄层色谱原理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3薄层色谱的用途:1)化合物的定性检验。(通过与已知标准物对比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碎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中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但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2、快速分离少量物质。(几到几十微克,µg)3、跟踪反应进程。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4、化合物纯度的检验(只出现一个斑点,且无拖尾现象,为纯物质。)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4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1、吸附剂的选择薄层色谱的吸附剂最常用的是氧化铝和硅胶。1)、硅胶:“硅胶H”—不含粘合剂;“硅胶G”—含煅石膏粘合剂;其颗粒大小一般为260目以上。颗粒太大,展开剂移动速度快,分离效果不好;反之,颗粒太小,溶剂移动太慢,斑点不集中,效果也不理想。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因而Rf值较小。酸和碱>醇、***、硫醇>酯、醛、***>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物、醚>烯>饱和烃本实验选择的吸附剂为薄层色谱用硅胶G。2、薄层板的制备(湿板的制备)薄层板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的结果。薄层应尽量均匀且厚度要固定。否则,在展开时前沿不齐,色谱结果也不易重复。在烧杯中放入2g硅胶G,加入5—%的羧***纤维素钠水溶液,调成糊状。将配制好的浆料倾注到清洁干燥的载玻片上,拿在手中轻轻的左右摇晃,使其表面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