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分居仲裁协议书范文.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居仲裁协议书范文.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8/2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居仲裁协议书范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居仲裁协议书范文引导语:仲裁协议书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一致表示愿意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单独的协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分居仲裁协议书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分居仲裁协议书范文意义 1、缓解家庭矛盾,避免草率离婚。分居可以使夫妻双方暂时分离,各自冷静,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并反省除离婚外是否有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可以使当事人事前体验离婚后所必须面临的单独生活及有关子女抚养安排等问题,评估自己是否有办法适应离婚后的生活。 2、可以使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当事人提供合法的规避途径。 3、为离婚案件的审理提供证据的作用。《婚姻法》将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作为法院认定夫妻双方是否感情破裂的标准,在此条件下若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但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在以上述理由诉请离婚时,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而在现实生活中夫妻是否分居、分居的原因及分居时间的长短,纯属个人隐私,当事人通常很难举证,从而使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准陷于非客观性的境地,阻碍了离婚案件的公正审理。倘若夫妻双方在离婚诉讼之前,签订了书面的分居协议,正好为分居事实的认定提供了证据上的支持。分居协议书协议人(甲方)_________协议人(乙方)_________(结婚概况、分居的事由、分居的目的) 协议双方于______年___月___日在_________市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女,经协议人自愿协商,现达成分居协议如下: 一、协议人自愿协议分居。在分居期间: 1、协议人双方互不履行夫妻生活义务; 2、协议人双方享有平等的同居权利,一方不得违背对方意志。二、分居期间家庭财产的临时占有使用及处分。 1、分居期间,现在住房一套(具体位置)归方居住,方自行解决居住问题; 2、分居期间,各方取得的财物及收入归各自所有,不为夫妻共同财产。 3、各方产生的债务归自己承担; 三、分居期间子女的临时抚养。四、分居的期限,时间为24个月,自_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__年___月___日; 五:分居的终止: 1、双方协议自愿恢复同居。 2、一方申请法院起诉离婚。六、本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方不得随意反悔。以上协议一式两份,自协议人双方双方及见证人签字时生效。协议人(甲方)____________见证人:_________协议人(乙方)____________见证人:_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注意问题编辑1、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说明在分居期间,夫妻双方不再有义务与其丈夫或妻子同居。 2、协议中要说明子女有谁抚养,抚养费如何承担以及探望权如何行使? 3、可以对分居期间的财产进行约定,如无约定或无法达成协议,则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若同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分居期间双方不再互相享有家事代理权(但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一方违反则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双方若同意,可以约定分居期间因为一方而产生的债务一律视为个人债务(同样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如果违反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 4、分居的期限,应以三个月至两年为限,期限届满,如一方当事人依然认为感情无法复合而要求离婚的,可协议离婚或持该协议向法院起诉离婚。 5、分居的终止。协议分居可基于当事人双方的协议而终止,但应当制作终止分居的书面协议,或办理终止分居的公证。 6、实践中,几乎所有公证处都没有将分居协议明确列入民事协议公证的范围,当事人如果在当地公证处拒绝受理的情况下,可选择找当地律师事务所律师见证,或两个邻居,同事见证的方式,或者只要双方同时签字认可即可,而不必公证及见证。s(“content_bottom”);关于仲裁协议书格式大全引导语:这种仲裁协议的特点是它是单独的仲裁协议,是在合同中没有规定仲裁条款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为了专门约定仲裁内容而单独订立的一种协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仲裁协议书的格式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格式一】一、现将本文书的制作要点介绍如下: 。(1)注明文书名称;(2)协议仲裁的当事人双方基本情况。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选定的仲裁委员会;(3)提请仲裁的事项。 。(1)当事人双方签名、盖章;(2)订立仲裁协议日期。 :(1)文书名称;(2)补充协议由来;(3)补充内容;(4)当事人签名、盖章;(5)补充协议订立日期。二、格式: 【格式一】仲裁协议书当事人: 当事人: 当事人双方愿意提请仲裁委员会按照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如下争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