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西蒲县宏源集团北峪煤业有限公司探放水设计方案2010年会审名单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地测部:北峪煤业:矿长:总工: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科:地测科:调度室: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负责人:编制人:会审日期:年月日会审意见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北峪煤业有限公司探放水设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预测预报、~k&'.&p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进一步规范我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治我矿水害事故发生,确保我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设计方案,具体如下:一、成立防治水机构:组长:王立毅副组长:金明坤王瑞谦师建幸王红军曹杰成员:尚军宁李春富张勤生杨双龙赵双平刘润良任玉安张进泽魏占魁许红伟李嘉清刘文海郭安平王峰彦彭银才专职探水人员:李龙杰杜红岩闫二强杨海平郭军军杜峰峰二、井田水文地质概况:1)井田地表河流:地表水汇集于井田南部边界北峪沟河,北峪沟河往西汇入昕水河,昕水河往西至大宁县古镇村汇入黄河,井田属黄河流域昕水河水系,井田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遇雨亦一泻而去,雨停后沟干或为细流,属季节性溪流。本井田主斜井、副立井口标高均高于所处地段的最高洪水位线。无洪水灌井威胁。2)、井田含水层:井田的含水层自下而上有: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I)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是煤系地层下伏的主要含水层。出露于勘探区的东侧、东南部和西部边缘,。下部为灰黑、深灰色中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中部为灰、浅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豹皮状石灰岩和泥灰岩,溶洞发育,地表见有10×5m溶洞;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泥灰岩及透镜状石膏层。详查阶段共施工2个奥灰探岩溶孔,,—。据区域水位推测本井田奥灰岩溶水位标高930—932m。根据探岩溶孔对其岩性变化、含水层及隔水层自下而上叙述如下:①上马家沟组厚层状灰制裁白云岩—石灰岩(O2s)岩溶含水层勘探区只有1703号孔揭露此层段,岩芯采取率较低,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质白云岩及石灰岩,中段则多为厚层状石灰岩,CaO含量高,杂质少,裂隙溶洞发育,钻进中段时水泵量立即出现15m3/h的全漏直至终孔,,形成了含水丰富的第二含水层组。据区域水力坡度推测本井田奥灰岩溶水位标高930—932m。②峰峰组下段泥质灰岩夹石膏层(O2f1)—,岩性以泥灰岩及灰色白云岩为主,并有石灰岩、白云岩、角砾状泥灰岩及石膏层,致密较硬,纤维状石膏一般以薄片状、脉状、网络状与泥灰岩交织在一起,局部为薄层状石膏,该段可视为良好的相对隔水层。③峰峰组上段块状石灰岩(O2f2)—,岩性以块状石灰岩为主,局部含泥质成为泥质灰岩,一般发育2—4层裂隙岩层,组成第一含水层,北部区峰峰组上段溶隙发育,具有明显的溶蚀现象,。顶部具古风化壳,风化裂隙发育。物探测井该段为视电阴率曲线呈低阻反映,散射伽玛曲线呈低密反映的特征,钻液水泵量为15m3/h的全漏,表明含水层的透水性较好,测静止水位均无水位,因此,形成北部为局部饱水区。南部区峰峰组岩溶裂隙不甚发育,只有薄的裂隙发育层,,表明第一含水层组含水性较弱,而第二含水层组的上马家沟组含水性明显增强,钻进消耗量出现15m3/h的全漏,岩芯鉴定发现溶隙发育,地表也发现该组的溶洞,表明南部形成以第二含水层组为主的特征。2、太原组石灰岩(K4、K3、K2)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由K2、K3、K4三层石灰岩组成,,岩石致密坚硬,,,K3、K4灰岩裂隙多由方解石脉充填,裂隙不发育,钻孔冲洗液消耗量不大。根据乔家湾详查3503号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水质类型为HCO—Ca型水,根据简易水文观测及抽水试验表明含水层富水性较强。3、山西组(K7)砂岩含水层K7砂岩岩性以细粒砂岩为主,常相变为粉砂岩,裂隙不发育。根据东河煤矿D4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属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层。4、下石盒子组(K9、K8)砂岩裂隙含水层砂岩含水层位于2号煤层以上,K8为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灰绿色、黄绿色厚层状石英长石砂岩,多为钙质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