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通渭教师考察交流陇西部分学校材料通渭教师考察交流陇西部分学校材料落实常规求质量,创建特色谋发展——在通渭县教育观摩团交流会上的汇报材料陇西县崇文中学蔡友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崇文中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学校近年来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一些不成熟做法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一、学校概况学校成立于2009年8月,为县直独立初中。现占地面积19275平方米,建筑面积7639平方米,1014平方米的在建食堂即将启用。拥有图书近46000余册,拥有教学及办公电脑100余台,每位教职工匀配备了笔记本电脑,40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现有图书室1个、阅览室2个、音乐教室2个、美术教室1个、微机室1个;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无D级危房,硬件建设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43人。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本科以上学历97人,学历合格率100%。多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走高效课堂建设之路,教育教学取得较好的成绩。中考成绩综合排名一直名列县一类区前三名。近两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各类奖项100余人次,2010—2014年,学校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陇西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二、基本做法1、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一是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班子队伍。落实领导责任制,在班子成员中倡导“服务就是管理”的理念,班子成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头吃苦奉献,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以服务促管理,从而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二是造就一支“德艺双馨、一专多能、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教师成长培训计划,对青年教师提出了“135”成长目标,实施以老带新工程,通过高效课堂建设、老师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大比武、优质课评比等形式,为教师业务提升搭建平台。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学历达标、师德优良、业务合格的教师队伍。2、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念好“严、细、实”三字经。学校在常规管理中不走过场,不图形式,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强化过程和细节管理,做到“严格、精细和务实”。在具体实施中加强教学六环节的检查与指导。在备课上,学校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超周备课制度和教案领导签字三项制度;在上课环节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加强对常态课的督导力度;在作业批改上,学校制定了《崇文中学各学科作业布置与批改建议》,对所批阅作业的质量和数量划分等级,计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学校还就课外辅导、教学检测及教学质量分析对各科任教师做出了具体要求。常规检查中做到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课堂检查和学生民主测评相结合,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抓常规落实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常规化的轨道,推动了学校管理上水平、创特色。3、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学校教研教改向深层次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选送30多名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广文中学学习,将外校的先进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内化成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的模式,让他们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带动全校师生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大胆尝试,把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回归到课堂主阵地上来。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校级、学科组等不同级别的“一人一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把以新课程理念为模式的课改示范课、献优课的评比活动与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推荐评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4、构建以“自主—体验”为理念的活动课程体系,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为学生的发展量身制作了一系列活动课程。一是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化设计,如针对七年级新生开设的入学课程、“小衔初”的引桥课程。九年级开设离校课程和主题班会课程。二是二课活动的节日化设计,构建一月一个主题的“节日”大课间活动,如三月份的安全教育月,四月份读书节,五月份的传统文化节,九月份的体育艺术节,十月份的英语节,十一月份的科技节等,将平时举办的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展、科技小发明、学科竞赛、实验技能竞赛等二课活动,统一到相应的主题活动中来,通过课程化管理,规范了学校的各项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又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近三年的全县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中及全省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均取得了好成绩。5、坚持科研兴教强校战略,形成省市县校四级教科研活动的联动机制,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教科研的提升作为品牌战略来抓,在抓好校本教研的同时,支持教师开展省、市、县的学科课题研究,如今我校已有4个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和8个县级课题结题,这些课题,涵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