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调理慢性妇科炎症的方法一、(1)直推三经五线。(2)摩腹。(3)腹部常规点穴。(4)点按水道、归来、带脉穴。水道在下腹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归来在水道下l寸。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朋友在水道、归来穴附近有明显压痛,有时一侧,有时双侧,酸胀感特别强,感传也很明显,可以传到髋骨或者腰骶髂后关节处或者阴部。一般而言,有炎症的地方容易感传到。胳膊下垂,腋下有条纹,从纹的最前端向下做垂线,跟肚脐相平的地方就是带脉穴,属于胆经,调带脉治带下,对各类妇科炎症都有效。可以用手掌沿带脉的走行(即水平方向)横推带脉穴,或者用艾条点燃后对准带脉穴施灸,保持10-15cm的距离,随着皮肤温度调整艾条的高度,使带脉穴一直处于温热舒服的状态。、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太冲、足三里,以酸胀为度。(二)术者操作本病患者一般年龄在35岁以上,身体免疫功能较低,脾肾阳气不足,因此操作部位应以少腹部、小腹部为主,手法以补肾健脾、活血婵气为主,背部调理以腰骶部补益手法为重点。。(1)开水分法。(2)重点点按章门、天枢、阴交、气海、神阙、关元、中极、大巨、外陵、归来、水道、曲骨等穴及腹部反应点。点按下腹部穴位如中极、归来、水道、曲骨等的时间和次数可以适当加长。(3)开带脉法。利湿止带,疏肝解郁,行气散结。(4)调理冲任。本手法是对女子一身的调节,与开带脉法相参。(5)乎素烦躁易怒可多操作开胸顺气法,取其疏肝解郁的功效。下肢可加按肝经穴位如蠡沟、太冲、中都,胆经穴位如光明、阳陵泉、足临泣,点穴力求渗透。(6)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而导致的心脾郁结,痰浊阻塞,清气不升,施以疏肝调胃法。(7)肝气不舒,常横逆犯脾以致食欲不振,兼见身体困重、大便濡泻等症状,多为湿热困脾,运用健脾和胃法健脾祛湿。(8)温肾法。先重点点按肾经穴位如气穴、肓俞,再行推动,重点操作小腹和少腹部穴位。(9)运冲门法。本虚邪实之证可用此法。要求操作至有血脉温热下行感。增加点揉。(1O)运上下腹,行腹部善后手法。①运上腹法:自上而下循任脉、肾经、胃经、脾经按揉,至脐而还,反复操作2-3分钟,力度均匀适中,可调理中焦脾胃。②运下腹法:此手法可适当加长时间,多加点揉。③按揉神阙:对于周围天枢、阴交、肓俞等穴位多加按揉。,加推长强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