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高校三走活动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三走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iluyuw9 2019/8/26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三走活动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三走活动方案高校三走活动方案【篇一:大学生“三走”主题活动策划书】大学生“三走”主题活动策划书一、活动目的:为了积极响应学院强化体育和课外锻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并更好地促使大家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进行快乐体育运动,充分享受阳光与体育的乐趣,以展现大学生的激情与活力。经我院团委研究决定,特举办以“激情运动,活力青春”为主题的趣味体育活动。二、活动主题:激情运动,活力青春三、活动对象:xxx学院11-13届学生四、活动时间:xx年05月中旬五、活动地点:xx篮球场和xx操场六、活动项目环跑路线:游戏赛制:各个选手组队,在每个地点完成相应任务后,每个队员每通过一个地点的游戏关卡时会有工作人员盖章,在各个纪念地点同样有盖纪念章。并获得相应分数,每个项目每人只可完成一次,在活动结束后对团队集齐所有章的所用时间进行排名,用时最少前三名给予奖励。并且每名同学自己获得的集章卡活动后由自己保存留念。游戏奖励:凡参加环跑的同学,(感恩林)活动规则:队伍到达,在地面画一条起点线,在以身高最高者体长加五厘米远处放一可乐瓶,几人不得跨过起点线而设法取得可乐瓶者过关,获得主持人盖章并合影,通往下一地点。(一个人拉一个人的手直到倒地取得,工作人员对各队伍进行计时,取用时最短者进行记录,最终选出参加比赛的队伍中最快的,会进行颁奖):(1)以直线10米赛道为比赛场地。以一队5组,每组两人参赛。(2)赛前每队第一组两人并肩站立,且二人内侧小腿用绷带绑在一起。(3)发号施令后,比赛开始,几队人员的第一小组同时出发。每队第一小组以“三条腿”的形式向前跑,并在到达指定地点后返回起点。当第一组回到起点后,取下绷带给第二组,第二组以同样方式绑腿进行“两人三足”循环接力。待5组均回到起点即为比赛结束工作人员对各队伍进行计时,(取用时最短者进行记录,最终选出参加比赛的队伍中最快的,会进行颁奖)。(图书馆)活动规则:(1)以直线10米赛道为比赛场地。以一队5组,每组两人参赛。(2)赛前每队第一组两人并肩站立,且二人内侧小腿用绷带绑在一起。(3)发号施令后,比赛开始,几队人员的第一小组同时出发。每队第一小组以“三条腿”的形式向前跑,并在到达指定地点后返回起点。当第一组回到起点后,取下绷带给第二组,第二组以同样方式绑腿进行“两人三足”循环接力。待5组均回到起点即为比赛结束工作人员对各队伍进行计时,(取用时最短者进行记录,最终选出参加比赛的队伍中最快的,会进行颁奖)。【篇二:大学生“三走”活动指导意见】大学生“三走”活动指导意见大学生“三走”活动指导意见各基层团委: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有关精神。全面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15〕2号)相关要求,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就开展xx省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下简称“三走”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开展“三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相关精神的重要举措。开展“三走”活动,对于在新形势下促进xx省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培养合格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2.“三走”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高校积极策划发动、组织实施、宣传报道,探索特色做法,营造良好氛围,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大学生群体对于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活动场地与设备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省“三走”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二、开展“三走”、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生需求出发,在制度保障、资源整合、主题设计、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将“三走”活动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做出实效,构建长效机制。结合2015年xx省第三届大中学生校园文化节,丰富“三走”活动内容;结合文明寝室建设,创新“三走”活动形式;结合健康安全教育,深化“三走”活动内涵,将“三走”活动拓展成为团结和引导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班级团支部、公寓团支部等团的基层组织为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在全省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