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十二五”时期上海工业发展思路探讨
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2
主要内容
“十一五”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发展面临环境
“十二五”基本思路及目标
“十二五”发展重点方向
“十二五”发展战略措施
3
“十一五”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规划目标
08年完成情况
10年预期完成
工业总产值
25000-27000亿
25639亿
27500亿左右
工业投资
5000亿元左右
5200亿左右
6800亿左右
增加值能耗
重点行业
超1000亿行业6-8 个
超3000亿行业3-5个
信息6163亿;都市3528亿
石化2851亿;设备2799亿
钢铁1673亿;汽车1740亿
石化
成套设备
增加值
7000亿元左右
5785亿
6200亿左右
高新技术
产业比重
%
%
4
问题1:素质性问题
主要工业行业(如电子信息、钢铁、石化、汽车、装备等)素质不高,内生发展能力不强,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的平均水平。产业素质不高,直接导致抗击外界冲击的能力较弱。
“十一五”存在问题:关注三大问题
5
存在问题
2000年—2008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变化
上海
全均
指标
“九五末”
“十五”末
2006
2007
2008
2008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69112
150912
166663
185008
181656
149528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
工业产品销售率(%)
6
问题2:结构性问题
突出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尤其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呈现不同程度地减缓或下降,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5%左右,利润占比一直徘徊在12%左右。
发展动力结构。“十一五”以来投资增长明显乏力,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由2006年、%、%%。
工业结构重型化、外向化等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存在问题
7
存在问题
8
问题3:体制性问题
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不平等竞争,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投资、并购、创新等方面既难得到“体制内支持”,又难享受“超国民待遇”。
在现行体制下,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偏向本地发展,对外投资扩张和“走出去”受到一定程度地制约。
“条块分割、独立运行”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企业产学研合作进程和技术创新能力。
市场化、多元化工业投融资机制问题。存在金融资本介入滞后,支持力度不足,融资方式单一,融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不适应工业高端化发展新要求。
存在问题
9
上海工业占全国比重
10
国际背景:后危机时代的新格局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趋势(缓慢复苏?强劲回升?持续萎缩?存在不确定性,强劲回升还需较长时间)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重振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技术产业?近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较长时期的新兴产业发展)
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趋势(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如美国《2009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ARRA))
发展环境:后危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