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8/28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济宁市人民政府 济政字〔2012〕43号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为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根据《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和省、市关于旅游工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借鉴外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水平,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二),主体多元化。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协同推进机制。,利益均衡化。以农民为首要受益主体,实现乡村旅游业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产品特色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积极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经营产业化。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和网络化运营。,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旅游开发与消费,形成城乡之间互用资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发展持续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6年,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建成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乡村旅游强乡镇30个、特色村60个、农(渔)家乐经营户600个。打造3个乡村旅游知名品牌、1个A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能力达到2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全市建成形式多样、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显著、结构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二、发展重点(一)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文明建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治理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与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村镇改水改厕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大力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旅游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二)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乡村旅游地优先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地优先覆盖。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标识引导和解说体系、散客自助游服务体系、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和安全救援体系。要把建立包括乡村家庭旅馆在内的网上预订系统作为服务体系工程的重点来抓,提升本地乡村旅游的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三)强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依托各县(市、区)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以发展旅游休闲主导产业为定位,以旅游休闲要素集聚为中心,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闲的旅游小镇。围绕果蔬采摘、点种、插秧、耕耙等农事活动,着力打造农事农趣体验型旅游小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名人名村,着力打造现代新村观光型和时代精神教育型旅游小镇;围绕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古村落观光度假型旅游小镇;围绕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型旅游小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成果,着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型旅游小镇;围绕杂技、魔术、庙会、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着力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型旅游小镇;围绕根雕、泥塑、木雕、石雕、刺绣、绘画等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购物观光及参与互动型旅游小镇。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方式,本着“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做好不同类型、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推进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城郊游憩带、东部山区、微山湖区等一批乡村旅游区开发建设。积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