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Windows XP_Office 2003实用教程》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

格式:ppt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Windows XP_Office 2003实用教程》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清晨 2015/1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Windows XP_Office 2003实用教程》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要点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数制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和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计算机中数据、字符和汉字的编码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简单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计算机的性能和技术指标
计算机的配置
本章难点
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字符和汉字的编码
计算机概述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
根据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自1971年至今)

微型计算机时代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是传统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产物。微机的产生以1971年第一片微处理器诞生为标志,属于第四代计算机。通常人们以微处理器为标志来划分微型计算机,如286机、386机、486机、Pentium机、PⅡ机、PⅢ机、P4机等。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83年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银河诞生。
1993年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5年曙光1000研制完成,其峰值运算可达每秒25亿次。
1998年,曙光2000-I诞生,它的峰值运算速度为每秒200亿次浮点运算。
2003年推出的曙光4000L,运算能力达到3万亿次。

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5)多媒体化






,通用性强





CAD指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指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指计算机辅助工程
CAI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指计算机辅助测试





1)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用不连续的数字量即“0”和“1”来表示信息,其基本运算部件是数字逻辑电路。
2)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是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即电压来表示信息,其基本运算部件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器、积分器、通用函数运算器等运算电路组成。
3)混合式电子计算机。混合式电子计算机是综合了上述两种计算机的长处设计出来的。


1)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是为能解决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设计的计算机。
2)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是为解决一个或一类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计算机。它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依据解决特定问题的需要而定,并不求全。专用机功能单一,配有解决特定问题的固定程序,能高速、可靠地解决特定问题。一般在过程控制中使用此类计算机。